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西安市调研税务学会稽征管理专题研讨论文对纳税评估工作的几点思考西安市莲湖国税刘国龙[内容提要]纳税评估是税务机关根据采集纳税人报送的纳税申报资料信息,运用科学手段,对其申报、纳税情况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的管理工作。纳税评估工作进一步强化了税源管理,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税收风险和成本,减少了税款流失,提升了服务水平和纳税人的满意度。2004年以来,我局对纳税评估工作先后出台有《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纳税评估管理操作规程》和《纳税评估文书》,设置了专门的评估机构,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规范性的税收评估工作,并完善了评估工作内部管理办法、制定了评估与各业务部门的协调、衔接办法等,使税收评估工作融入征管体系中。这样就使我们的纳税评估工作有的放矢,能够有效的开展起来。当前我们工作是区局选调评估户,我们结合案头分析,提出疑问,按照规定的标准文书向纳税人实施实地评估的办法。在对纳税人的评估中,我们主要采取四项措施进行纳税评估:一是制定申报异常企业自查自纠措施。我们充分依托CTAIS等计算机网络系统,对采集到的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异常、税负偏低等企业进行案头评估,找出申报异常、税负偏低的具体原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并告知申报异常、税负偏低企业开展自查自纠,并要求企业填报《申报异常、税负偏低情况说明书》,说明形成申报异常、税负偏低原因情况。二是以点带面分析共性问题。对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异常申报的企业,根据各自的行业特点进行条块、分类整理,找出各自的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其特点,典型案例上报区局。三是及时开展案头核对。结合企业所提供的相关申报资料,财务报表等对增值税及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异常、异常税负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企业是否存在虚报、瞒报的可能。四是进行实地核查评估。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实地采集消耗定额、工艺流程、库存、购货渠道等信息进一步核实企业是否存在虚假停业、隐瞒收入、不如实申报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评估,使纳税评估工作发挥了纽带作用,收到良好效果,即取得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我区局评估所两年多来的评估工作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写出来以供大家商榷。一、纳税评估中增值税应注意的问题:税负偏低情况,通过两年多的纳税评估,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目前我们掌握税负偏低情况的标准为:商业小于1%,工业小于3%零负申报的问题:零负申报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业返利”的问题,制造商要求商业企业按厂方制定的供应价甚至更低的价格销售商品,以求用价格优势赢得市场。为了弥补商业企业的损失,厂家则以促销费、广告费、样品费、投资等方式返利给商业企业(这种返利基本不进销售帐)。商业环节按进价或更低价格销售商品,造成销项不增,进项税额较大,长期出现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的奇怪现象。二是商业税收人为地由消费地向生产地或总机构所在地转移,即关联机构或总机构从所在地经济利益出发,通过在价格上的"平销"手段,人为地转移相关企业或驻外分支机构应在当地实现的税收,造成分支机构只有销售额却没有增值税额。例如:我们所检查的XX汽车销售公司.我们在同当事人进行了约谈的时候,了解到:当前在汽车经销行业,供货商与经销商往往制定鼓励销售的政策,基本上是规定根据经销商一年内销量的多少,对其业绩进行考核,计算一定的返利、库存补差、价差、补贴等优惠政策,定期以现金返利、价格优惠、实物返利等方式结算返还。如该公司与XX汽车厂约定:“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返还40万元。”经审核该公司确有隐瞒收入的事实存在。存货呈异常增大趋势:通过企业《负债表》-“存货栏”对比期初数,期末数,如:某商业企业库存期末数比期初数增大三倍,而且占用资金远远大于该企业注册资金,经实地评估,存货小于报表数,货物发出,销售成立,未申报销售,应补缴税款近10万元。应收账款为贷方或有预收帐款:通过评估、分析企业《负债表》,“应收帐款”是否为“贷方”或“预收帐款”有无余额,如有,约谈该企业,实物是否与帐表一致,结合合同内容,确认该企业货物是否发出。财务报表销售额与纳税申报表销售额不一致。财务报表销售额大于纳税申报表销售额,该企业销售额肯定不实。注册资金规模远远小于企业实有占有资金数:财务报表与企业增值税申报表不一致所反映的财务指标,注册资金规模远远小于企业实有占有资金数:某医药公司连锁超市对总部汇总各分支机构报来的纳税申报表数其真实性提出疑问,其说明不能说服我们,经实地评估(有针对性),该医药公司有两套帐,隐瞒收入较大,补缴税款近30万元。企业实际增值税增值额与财务报表所反映的销售毛利额不一致,差距较大。对此情况是把购进扣税法还原实耗扣税法进行对比评估:还原某商业企业的购进扣税法为实耗扣税法,就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