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敬畏人民.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们必须敬畏人民.doc

我们必须敬畏人民.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们必须敬畏人民前不久南京市长的一句话:“我们必须敬畏人民!”令我非常感慨。之前,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也说过,当干部要有敬畏之心,一要敬畏历史,二要敬畏百姓,三要敬畏人生。这种敬畏之心蕴含的是一种信念和境界,折射的是一种人格和责任,诠释的是一种美德和忠贞。何谓敬畏?《新华词典》解释为“又敬重又畏惧”。笔者认为,敬畏就是一个人对某事物保持的一种敬仰、尊重、畏惧。在这里,敬畏中的“敬”,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价值追求,是对事物人格化的一种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敬畏,是一种观念、一种品德,一种原则、一种觉悟,一种自省、一种约束、一种境界,这是法则、是准绳、是根本、是本分,也是责任和义务。纵观历史,人民群众的人心向背是社会发展中始终起作用的因素。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战国时期的荀况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早就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展现在统治者的面前。古代开明帝王相信“天地之间,莫贵于民”。马克思主义认为“主权在民”。毛泽东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还说:“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当年,周恩来总理胸口上别着一枚“为人民服务”的毛泽东手书语录章。邓小平又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一位坚定的历史唯物论者对人民群众真挚情感的真情表白。温家宝总理曾坦言:“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笔者认为,这里的“惧”,包含“敬畏”的意思。李瑞环同志曾讲过:“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干部要永葆对人民的敬畏之情。敬畏是一种态度。百姓是天,百姓是地,没有老百姓,领导干部什么都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会把他摔跨;为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语气确凿地说:“国家公务员要敬畏人民。”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居高临下,无视人民的尊严,只会重蹈“水覆舟”的历史之轮回。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为民用权,而是高高在上、麻木不仁;不是为民谋利,而是营私舞弊、贪污腐化;不是情系于民,而是视人民为“刁民”。没有敬畏,纵然有千万条法律、千万条纪律、千万条制度、千万双眼睛,也会钻法律空子,做丑事、坏事、恶事,违法、违纪、犯罪。总之,有了敬畏,正如康德所言:“它是在自己为自己立法”。胡锦涛总书记曾语重心长地说:“凡是得民心、顺民意的事情,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凡是失民心、背民意的问题,都要雷厉风行去改。”敬畏人民群众,必须树立人民主人观,克服“救世主”的思想;树立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的观念,克服忘自尊大的思想;树立人民群众是实践第一的观念,克服轻视群众的观念;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权力的拥有者的观念,克服以权谋私的观念。承认“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人民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人民的满意为第一标准。就要有民之忧、民之安、民之富、民之乐的之情、之想、之为、之功。体现在思想上,就要抛弃狭隘的“政绩观”和“权力意志”,坚持以人为本,要坚决反对“以GDP为本”、“以资本为本”和“以少数人利益为本”等错误认识和实践,以科学发展的实实在在成效回报人民群众。做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常思民生之艰难,常查百姓之疾苦;做到站起来是把伞,为百姓遮风档雨;俯下身是头牛,为人民鞠躬尽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