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十二:刑事证明责任一、概念证明责任是证明主体依法承担的查明或者阐明案件事实的责任。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当事人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证明责任是证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征:(1)与一定的法律职责和义务相联系。(2)与一定的法律风险相联系。包括行为责任,即提出证据证明主张成立的责任,也包括结果责任,即证明主体不履行证明责任或者在事实真伪不明时,要承担其提出的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二)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1)同一说;(2)并列说:举证责任专指刑事诉讼中公检法机关承担的收集运用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罪的法律义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向司法机关提供证据的责任。另一说:证明责任是执法人员承担的查明案件事实的责任,是职务性责任;举证责任是当事人承担的阐明案件事实的责任,是权益性责任;(3)大小说:证明责任包含举证责任。证明责任是指司法机关或者某些当事人应当收集或者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或者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不尽证明责任将承担其认定或者主张不得成立的后果。举证责任仅指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有利于自己主张的责任;(4)包容说:举证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证明是举证的结果,两者互相包容;(5)前后说:二者独立,存在前后关系。举证责任是指提出和收集证据,是感性认识;证明责任是判断和适用证据,是理性认识。(三)证明责任的种类英美法系国家:分为推进责任和说服责任。推进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出证据加以证明的义务,说服责任是指在法庭上说服事实认定者相信所提供的证据证明的问题成立的义务。大陆法系国家:分为客观的证明责任和主观的证明责任。客观的证明责任与说服责任相通,主观的证明责任与推进责任相通。我国:行为责任和结果责任、双重责任;实体上的举证责任和程序上的举证责任。行为责任说认为,证明责任是指当事人提供证据进行诉讼的责任,当事人是否败诉与证明责任没有联系。结果责任说认为证明责任就是法律预先规定,在案件事实真假难以确定的情况下,由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双重责任说认为证明责任包含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即当事人对所主张的事实负有提供证据证明的责任,也包含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即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时,主张该事实的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二、证明责任的承担--证明主体刑事诉讼法第162条:“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2.自诉案件的证明主体自诉人,反诉人。人民法院认为缺乏罪证,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的,法院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3.人民法院是否证明主体刑事诉讼法第43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人民法院不应当承担证明责任:(1)证明责任除收集证据以外,更重要的是就提出的主张提供证据,并在不能提供证据时承担不利后果,可见本条是对收集证据的规定,而不是对证明责任的规定;(2)刑事诉讼法第162条明确规定由控方承担证明责任;(3)收集证据并不一定就是为了履行证明责任而收集证据。刑事诉讼法第158条第1款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可见,人民法院只有在对证据有疑问时才核实证据,收集证据的目的不是单独提供新的证据,而不是为了履行证明责任而收集证据。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为证明主体(1)一般不承担证明责任。不履行如实回答义务的并不导致承担不利后果。(2)特殊情况下承担证明责任--举证责任倒置: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走私罪(推定走私);提出反诉时作为反诉人承担证明责任;对程序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如提出回避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