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管理技术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5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起重机械管理技术学习教案.pptx

起重机械管理技术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一)概况(gàikuàng)介绍(二)编制(biānzhì)依据(三)进度(jìndù)计划(四)工程(gōngchéng)准备材料准备:道木、铅丝、焊条、棉纱、油料、砂纸、麻绳、氧气、乙炔、钢丝(ɡānɡsī)绳等(规格、数量,检验合格);测量仪器准备:经纬仪、水平仪、万能表、电阻表、游标卡尺、百分表、温度计、转速表、钢板尺、振动仪、铅锤、细钢丝(ɡānɡsī)等(规格、精度、数量、有效校验日期);培训准备:时间、地点、人数(要求参与安拆全体人员参加)、授课人、培训内容(作业指导书和编写依据的有关重点(zhòngdiǎn)内容);零部件重量表(实际吊装部件);高强度螺栓扭矩表(螺栓规格、尺寸、连接部位、扭矩)。以上准备的内容都可列表说明。(五)工艺工序(gōngxù)过程(六)安全措施(七)附图(fùtú)计算(八)负荷(fùhè)试验(零部件检查)(九)交底(jiāodǐ)签字(十)审查(shěnchá)要点交底督察要点:1、交底签字(qiānzì)(全员交底签字(qiānzì)和分步交底签字(qiānzì)进行人员对照)2、人员变更和方案变化作业中督察要点:1、过程检验2、关键工序工艺3、负荷试验(拆卸无此项)4、人员和方案变化作业后督察要点:1、试验报告书是否规范2、交底签字记录(jìlù)是否符合要求3、正规检验是否完成(拆卸是否有拆检记录(jìlù))典型(diǎnxíng)案例东北某施工现场在水塔中拆卸DZQ200专用折臂塔机(8吨),由于现场各种吊车都无法满足拆卸高度,起重班长在技术人员编制拆的卸方案还未接到时,便自行做主开始施工。将塔机小臂上中段安装固定了一个滑轮,用Φ11钢丝绳一端锁死在滑轮上,另一端绕过水塔顶部检修预留孔设置的滑轮到地面滑轮,并将绳端栓在装载机上,然后指挥装载机向前行驶约300毫米使钢丝绳收紧受力;在小臂撑杆和小臂之间挂了一个3吨导链(临时微提升小臂使用,防止小臂拉索销因重力压得太紧而不好拆卸)。然后塔机小臂上的作业人员开始拆卸小臂拉索销,销轴拆除后,开始放松导链并摘导链钩,就在此时,“咔”的一声,Φ11的钢丝绳在小臂滑轮附近破断,小臂立即下落撞击大臂和驾驶室,并撕裂小臂与大臂连接处,致使小臂连同其上挂着安全带作业的3名施工人员一起从44米高空(gāokōng)坠落,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原因与教训:没有编制并审批的拆卸作业指导书就自行决定拆卸方案,违章施工;起重钢丝绳未经计算选取Φ11钢丝绳单股受力,承受不了载荷重力;施工项目部和专业队伍不重视起重机拆卸工作;事后发现现场起升钢丝绳滑轮的固定位置、钢丝绳的穿绕等都存在与即将下达的作业指导书有较多差异;现场安全监察和安全监护只对作业人员个人安全防护进行了监督,未对作业方案的执行和交底中的问题进行监察和纠正。华中某施工现场在拆除FZQl800塔机(80吨)时,当顶升油缸顶起上部机台并拆除一节塔身时,顶升油缸发生故障无法回缩,不能继续进行拆卸作业,上部机台只靠顶升套架支撑,然后通知厂家来人修理。等待时间24小时以上,当厂家维修人员刚进入现场尚未到达(dàodá)塔机前,现场刮起风来,塔身突然歪斜折断,上部机台摔落下来,砸塌部分己竣工的输煤栈桥,塔机基本报废。原因与教训:自升式塔机在液压顶升加、减节时,应连续作业,顶升套架只有在加减节时临时使用,不能代替标准塔身做长期支撑;在液压系统出现故障而无法作业又一时不能修复时,对塔机没有采取固定措施;对自升式塔机拆卸的安全规程学习不够。二、班组(bānzǔ)过程日记录工序、工艺交底(详细交底)——主要描述how(怎样干),way(采用什么办法和标准干);安全措施交底(危险点辩识、个人(gèrén)防护、措施和监护)——主要描述safety(有哪些危险点,如何防护),know(全部交代清楚了没有,全体作业人员听懂了没有);当日工作小结——主要描述howabout(干的怎样,是否按计划顺利完成,完成的主要经验是什么,没有完成的原因是什么,施工中是否发生意外情况,如何解决的,今后需注意改进工作要求的内容和经验教训等)。建立工艺卡管理应该是发展(fāzhǎn)方向。典型(diǎnxíng)案例三、机械(jīxiè)危害辨识(一)辨识(biànshí)应用D=LEC法:D:危险(wēixiǎn)性程度;L:发生的可能性;E:暴露于危险(wēixiǎn)环境频繁程度;C:可能造成的后果D危险等级的确定-》320极其危险(5级)160—320高度(gāodù)危险(4级)70—160显著危险(3级)20—70一般危险(2级)《20稍有危险(1级)L发生可能分值-完全可能(10)相当可能(6)不经常,但可能(3)完全意外,可能性小(1)可以设想(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