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国家粮食局关于开展粮油仓储(cāngchǔ)企业规范化管理活动的通知国粮展[2009]153号一、仓储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zhǔyào)问题一、仓储企业管理(guǎnl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仓储企业(qǐy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仓储(cāngchǔ)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二、规范化管理的活动(huódòng)的目的三、规范化管理活动的主要(zhǔyào)内容规范化管理活动的时间(shíjiān)安排仓储(cāngchǔ)工作的重要性第一(dìyī)讲仓库设施管理自治区新建粮食平房(píngfáng)仓执行GB50320-2001的补充要求自治区新建粮食平房(píngfáng)仓的补充要求新粮储〔2008〕83号一、仓型选择(xuǎnzé)二、建筑设计及构造(gòuzào)三、结构设计四、工艺(gōngyì)配置五、仓房(cāngfáng)选址六、设计(shèjì)资质第二(dìèr)讲粮情检查2、粮情检测技术粮情测控(cèkònɡ)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来实现粮食储藏过程中对粮情变化的实时检测、对实时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对异常粮情提出处理建议和予以控制的措施等,为科学及安全储粮提供技术保证和科学依据。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测控(cèkònɡ)系统按组成结构可分为三类:——PC机—测控(cèkònɡ)主机—测控(cèkònɡ)分机—测控(cèkònɡ)分线器—传感器——PC机—测控(cèkònɡ)分机—测控(cèkònɡ)分线器—传感器——PC机—测控(cèkònɡ)主机—测控(cèkònɡ)分机—传感器检测点的设置散装粮食和油料:采用粮情测控时,按照LS/T1203的规定来设置;上层、下层及四周检测点应分别设在距粮面、底部、仓壁0.3m处。人工检测时,应分区(fēnqū)设点,每区不超过100㎡,各区设中心与四角共5个点作为检测点,两区界线上的两个点为共有点。粮堆高度在2m以下的,分上、下两层;粮堆高度2m—4m的,分上、中、下三层;粮堆高度4m~6m时,分四层。包装粮、地下仓和简易粮库检测点参照上述原则设置。处于后熟期、水分和杂质分布不均匀、局部有害虫的粮油,应设置机动检测点。仓温检测点应设在粮堆表面中部、距粮面1m处的空间。普通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包括用水银或酒清制成的温度计。杆状粮温计的端部采用锥形铁管(tiěɡuǎn)作保护套,内装玻璃质温度计,侧面有狭槽观察孔。如图。测温时,只需将锥形尖端插入相应测点,以10~15分钟后拨出,即可读数。便携式电子测温仪便携式电子测温仪由测温表和测温探头两部分组成(zǔchénɡ)。如图。测温表一般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少量分立元件及数码管等组成(zǔchénɡ)。测温探头一般采用热敏电阻作传感器做成杆式,也可采用测温电缆代替。测温前须把测温杆或测温电缆预埋或插入粮堆,留出引线插头供测温时使用。测温时,可用测温表轮流接插不同点的引线插头,按下电源开关可立即显示各点上、中、下温度数字。计算机粮情电子测温发展概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niándài)、80年代(niándài)投入应用,90年代(niándài)初基本完善。常见粮情电子测控系统组成如:计算机粮温检测网络图。粮情测控系统由粮情测控硬件系统和粮情测控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情测控系统按系统功能(gōngnéng)又可划分为:粮情检测、粮情分析与粮情控制三部分。测温电缆水平间距(jiānjù)不大于5米,垂直方向点距不大于2米;距粮面、仓底、仓壁0.3~0.5米。一、温度检测:包括粮堆温度、仓内和仓外空气温度。a、温度检测周期粮堆温度15℃↓时:15℃↑时安全粮油15天(至少一次)7天半安全粮10天5天危险水分粮油5天每天新收获的粮食(liángshi)、油料入库后,3个月内适当增加检测次数。b、虫粮的检查期限:——粮温15℃↓时由各地自定;——粮温15~25℃时15天一次;——粮温25℃↑时每周天一次;——危险粮油处理后的3个月内每周检查一次。二、粮油水分的检测安全水分的粮油至少每季度检测1次。半安全水分粮油至少每月检测1次。危险水分粮油应根据需要随时采样检测。粮堆水分检测采样点参照粮温检测点设定,中间部位检测点适当减少。发现温度异常点应及时采样检测。粮油水分分为标准水分和安全水分。标准水分是指收购、调拨(diàobō)中作为增减价依据的水分。安全水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以保持储粮安全储藏的水分称安全水分。安全水分与温度有关,因各地温度不同,所以,自治区确定安全水分10.5%、标准水分12.5%。干湿球湿度计主要由干球温度计、湿球温度计、水槽、滚筒式相对湿度检查表等组成。湿球温度计的下端包裹一条纱布,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