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的含义。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教学难点:1、数位、基数、序数概念的渗透。2、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一: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给每组发一袋豆子)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考。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是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不要让豆子掉在地上。数出30粒豆子。活动规则: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④再用刚才的感觉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教师小评。刚才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规则,非常好!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二、师生互动。活动二: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1)师生互动。你们数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怎样才能知道这一把豆子大约多少粒?(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2)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同样多的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拨好后小组间互相看看拨得是否一样,各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在小组中间活动,指导个别小组拨数。怎么写这个数呢?请你试着写一写。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数。教师给予评价。练习拨数、写数。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学生汇报: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写一写“22”。问:计数器上右边起第三位是什么位?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的“练一练”。(1)做一做,填一填。(“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2)根据计数器写数。(“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第4题)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4)找找生活中的100。(“练一练”第5题)指名学生说一说。四、小结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设计说明本教案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并能熟练地运用这两种算法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基于上述情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重视课前的复习铺垫。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复习题,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自然而然地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重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在上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对“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有所了解。在学习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时,不需要教师再做更多的讲解,而是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算法,从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算法,更牢固地掌握算法,达到对这些算法熟练应用的程度。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过程⊙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复习题。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2=10+□=8+□15=10+□=8+□16=10+□=8+□2.口算。11-9=14-9=13-9=15-9=17-9=18-9=指名填空或说出得数,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口算练习,唤起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巩固以前学过的计算方法,为学习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好准备。⊙探究算法1.课件出示教材13页例2情境图。(1)观看课件,说说情境图中提供了哪些信息,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12-8。2.探究12-8的算法。(1)提问:你能用学过的算法计算12-8吗?预设生1:我用“破十法”计算,因为10-8=2,2+2=4,所以12-8=4。生2:我想到了8+4=12,所以12-8=4。(2)将自己的算法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预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