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案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父母的心教案 (2).doc

父母的心教案(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父母的心》教案教学目标:1、感受父母浓浓的爱2、理解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特点;3、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难点:把握人物形象教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学法:练习法、朗读法、研读法等,在老师问题的引导和设置的情境中,利用老师准备的和自我原有的资源有效学习。课前准备:1、师生共同搜集川端康成的有关资料;2、师生共同收集古今中外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格言、民谣等。3、制作多媒体课件4、收集有关亲情类的歌曲和图片,如《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图片和歌曲。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1.听《世上只有妈妈好》,看《妈妈再爱我一次》图片。2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它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他,这个地方,叫做“家”;而有这么一颗心,他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小小说——《父母的心》,让我们感受一下父母这颗伟大、博爱的心。二、检查预习情况1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2(1)给下列字注音:濑()佣()酬()舱()褴褛()(2)解释:失魂落魄:如数奉还:三、品读课文1.初读课文:感受父母心(1)请同学们听课文音频,然后复述课文内容要求:抓住主要事件。语言生动简明(2)划分结构破题(1、2)交代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开端(3-6)想领养孩子。发展(7-12)三次送换子女。高潮(13-16)要回女儿。结局(17)一家六口团聚。2.再读课文:揣摩父母心(1)请同学们再细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按次序每组完成一次换孩子相关题目)次数送换情况所去的人及表情理由一送去大儿子二二儿换回大儿三女儿换二儿四要回女儿(2)抓线索,理情节(指名学生总结情节特征)送走()()换()()换()要回()一波三折,跌宕起伏(3)思考(同桌讨论)小强的妈妈送走他是不爱他吗?送是爱还是不送是爱?(4)通过前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在送孩子的过程中是煞费苦心,颇费周折的,他们一直处于犹豫矛盾之中,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内心有很多的考虑。那他们究竟考虑了些什么?请同学们到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请同学先指出地方,然后齐声朗读这些语段。再次研读课文,根据文中几次换回孩子原因的有关语句,探究出“父母的心”的具体内涵。学生活动:1.先自己认真阅读,然后思考“父母的心”的内涵2.四人小组讨论各自的观点。父母的这颗心到底包含哪些内涵呢?,老师明确:爱心、孝心、责任心第11小节,“今天早晨给你送来的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嗓子,都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这个理由表面上似乎很可笑,实质上却是孝顺父母的问题。而孝顺父母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日本有这样的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第15小节,从理性角度上看,把孩子送出去也是对孩子的爱,希望他以后能生活地比父母好。而从感情的角度,父母觉得自己太残忍。“可是,正因为她太小,所以总担心她是不是会这样那样啦,结果是我们两口子一夜没睡。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太冷酷无情。”这是一个父亲的肺腑之言,也是父母的爱心使得他们做出了要回小女儿的决定。第11小节,“我就实话跟您说吧,我这心里呀,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再说也对不起我们当家的。”写出了母亲对于当家的一种忠诚,对当家的高度负责一种的责任心,维护当家的利益。第9小节,“昨晚上仔细地想了又想,大儿子嘛,不论怎么穷吧,也是我们家的接班人哪,况且,把老大给别人按次序也不对,如果可能……”,体现了父亲对于整个家族的责任感。(5)细品父母心写出“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他时:送走长子时:用次子换回长子时:用女儿换回次子时:要回女儿时:a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的妈妈商量后才决定。b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负担可以减轻一些。c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要?要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将长子送人。d次子也舍不得,也要去把他要回来,怎么要?要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样,扔了他就如扔了婆婆,这不孝啊。e女儿太小,也舍不得。现在拿了人家的钱怎么办?如数奉还,我们宁愿全家六口饿死在一起。(6)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都明白了,父母在送孩子的问题上之所以犹豫彷徨,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这么多东西。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能立刻作出某种决定的时候,心情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