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复习夏、商、西周的兴亡一、夏朝的兴亡。1、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4、夏朝的暴君:桀。二、商。1、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2、建立皇帝:汤3、商的暴君:纣。三、西周。1、牧野之战(时间:公元前1046年)之后,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2、分封制:①目的:为了巩固统治②内容交纳贡品,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③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3、西周的暴君:周厉王。春秋战国的纷争一、春秋争霸。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河南洛阳)史称“东周”(春秋和战国)。2、春秋有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3、齐桓公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4、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二、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指齐、楚、秦、燕、赵、魏、韩。大变革的时代一、铁农具和牛耕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范围扩大。2、春秋时期我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3、牛耕的使用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二、都江堰1、修建者:秦国的李冰。2、地点:四川的岷江中游。3、时间:战国时期。4、都江堰的作用: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是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都江堰市防洪灌溉工程。三、商鞅变法1、目的: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2、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最核心)。(2)奖励耕地:(最重要)。国富兵强①耕:生产粮食多得人可免除徭役②战:根据军工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3)建立县制由国军直接派官吏治理(影响最深远)。3、铁农具、牛耕→私田→奴隶主变地主,租种土地的人变农民。4、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田的出现。5、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勃兴1、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字体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3、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农历(夏历),商朝,我国历法逐渐完善,人们测定出24节气。4、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的贡献是望、闻、问、切四诊法。5、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四、儒家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上,提出“仁”,主张“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上,主张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孟子战国时期提出“春秋无义战”,提出“仁政”,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才能持续利用道家老子春秋时期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庄子战国时期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墨子》“兼爱”“非攻”法家韩非战国《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兵家孙武春秋时期《孙子兵法》“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秦王扫六合”一、秦统一六国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4、秦加强统一的措施:=1\*GB3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②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③统一文字;④统一货币、度量衡;⑤焚书坑儒;⑥修筑长城,兴修灵渠。伐无道,诛暴秦”一、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二、陈胜吴广起义1、时间:公元前209年2、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起带头作用)3、结果:失败4、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5、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秦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农民起义;大一统的汉朝一、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这一时期的统治称“文景之治”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政治上: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2、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4、作用: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统一,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四、昭君出塞1、时期:汉元帝时期2、作用为匈奴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张骞通西域1、西域是指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1)第一次出使:①时间:公元前138年②目的:联络大月氏③结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