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康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4月月考(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题(2017.4)(测试范围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五测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1.从西周时期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代的“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封建王权的加强B.西周政权被推翻C.上层建筑发生变化D.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2.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最不可能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A.毛B.麻C.丝D.棉3.“朕观四民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这种思想相一致的经济政策应该是A.海禁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抑制兼并4、假设古代最高统治者为表示重视农业生产而示范犁地,右图中扶犁的应是A唐太宗B隋文帝C汉景帝D齐桓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古代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耜耕B刀耕火种C石器锄耕D铁犁牛耕6.假设唐代一位洛阳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是①在居住区开了一家绸缎店②带着飞钱经大运河从江南运送地方特产到长安③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④他的商业活动受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A.胭脂盒和胭脂瓶B.珐琅瓷瓶C.瓷器碎片D.铜钱8.下图是反映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名画《清明上河图》(局部),从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①商业交易受到严格控制②城市功能以军事为主③是当时商业经济发展的写照④打破了坊市界限,城市商业面貌变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9.清代商人地主“以末致财,以本守之”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导致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B.造成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C.政府崇本抑末,限制手工业生产D.影响海外贸易,导致闭关政策10.“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有过则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12.从1928年开始,国民政府先后同各国签订关税条约,提高火柴、瓷器、糖、水泥、肥皂等商品的进口税,到1933年,对棉产品、纸张的进口税率甚至高达货价的80%。此举()①促使外国资本卷土重来②推动了民族工业更快的发展③使官僚资本得以垄断国家经济④有助于抵制经济危机背景下的外货倾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13.纵观中国近代民主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其发展的高峰期出现于()A.1894~1907年B.1912~1920年C.1950~1953年D.1928~1936年1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春天。其之所以“短暂”的内在因素包括()①工业结构不合理②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③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④列强卷土重来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下表是1927、1936年全国华商纱厂相关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年份项目1927年1936年华商纱厂拥有纱锭数209.90万枚274.60万枚华商纱厂布机数1.35万台2.55万台A.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B.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D.美国资本和商品大量输入中国市场16.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17.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说的“没有前途”主要是因为中国民族工业()A.生产技术水平低B.地区分布呈东密西疏C.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D.产业结构不合理18.1930至1936年我国共入超32亿海关两,占近代入超总值45%,造成这一时期入超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抗战时期需大量进口军事物资B.经济危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C.长期内战生活资料依赖进口D.国民经济建设引进机器设备19.“见物即购,尽量将金圆券花去,深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