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UML概述UML统一建模语言是用来设计软件蓝图的可视化建模语言。它支持面向对象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交付等各个环节,可以用于系统的理解、设计、浏览、维护和信息控制。UML并不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而是一种描述程序设计思想的工具,不局限于某个开发平台或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作为一种建模语言,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UML中定义了5类共计10种模型图:1.用例图;2.静态图:类图、对象图、包图;3.行为图:状态图、活动图;4.交互图:顺序图、合作图;5.实现图:构件图、部署图UML在软件开发各个阶段的应用:(1)需求:UML的用例图可以用来描述客户的需求。(2)分析:使用顺序图、和作图、活动图和状态图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3)设计:使用UML的类图、包图把分析类和分析包转化成设计类和设计包。(4)实现:根据UML中详细设计的类图进行实际编码。(5)集成与交付:应用UML的构件图、包图和部署图来进行系统的继承与部署。(6)测试:单元测试使用类图和类的规格说明书,集成测试使用类图、包图、构件图和合作图。系统测试使用用例图来确认系统的功能和行为。软件开发过程是一个将用户需求转化为软件系统所需活动的集合。统一软件过程框架:一个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应该包括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初始、细化、构造和移交。第二章用例图用例图是UML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描述用户的需求。UML侧重从最终用户的角度来理解软件系统的需求,强调谁在使用系统、系统可以完成哪些功能。UMl中经常用5个互联的视图来描述系统的体系结构:(1)用例视图(Use-caseView):由专门描述可被最终用户、分析人员和测试人员看到的系统行为的用例图组成。(2)设计视图(LogicalView):包含了主要的设计包、子系统、类和接口,主要从软件的角度来描述系统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进程视图(ProcessView):包含了系统并发和同步机制的线程和进度。(4)实现视图(ImplementationView):包含了软件模块的静态组织结构,在具体的开发环境中可能是按照包或者层来组织。在UML中实现视图用类图、包图、对象图、顺序图、合作图、状态图和活动图来描述。(5)部署视图(DeploymentView):包含了系统硬件拓扑结构节点,各种软件模块和构件结构。用例图包括用于描述一个系统的所有用例图,每个用例图包括用例、执行者、用例与执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用例描述。执行者使用一个小人符号表示用例藐视的是用户可见的需求,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一个用例和一个执行者之间最多只有一个关联关系。但一个执行者可以和多个用例关联,同样一个用例也可以和多个执行者关联。在用例模型中,不仅执行者与用例之间存在关系,用例与用例之间也存在关系。用例之间的关系有两种:包含和扩展。包含:包含是指一个用例作为另一个用例必需的部分被使用扩展:扩展是指一个用例扩充了另一个用例的功能,但这个扩充功能不是必需的。用例的颗粒度就是用来描述用户目标的大小的程度,用例的颗粒从大到小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概念级、用户目标级、子功能级。概念级用例用来描述商业目标,它可以包括多个用户目标级的用例。用户目标级用例用来描述执行者或用户完成工作或只用系统的目的。用例的范围:*概念级用例的范围是整个企业*用户目标级用例的范围是系统的边界*子功能级用例的范围是一个子系统或一个组件用例图是用来描述用户需求的,是表达用户需求的一种方式。用例图是描述系统的概要功能和行为,实现这些功能和行为的细节再由用例描述文档中说明。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是确定谁来使用这个系统,找出系统的执行者;接下来再确定系统能够做什么,找出系统的用例。需求分析:首先要找出执姓撸辉诟葜葱姓呤褂孟低车哪康睦凑页鱿低车挠美幌旅嬖俳徊秸页鲋葱姓吆陀美涞墓叵怠?一般用户需求文档包括描述功能需求的用例图和用例文档,以及描述非功能需求的文档。用例描述文档的核心事件是事件流,它描述了执行者与系统的交互过程。在实际的项目开发过程中,初期可以对用例进行简要的说明。什么时候停止分解,如何防止用例过多:应该关注用例的本质是用户的目标,用例的颗粒度不应该分解到子功能一级。第三章类图、对象图、包图类图、对象图和包图统称为静态图(StaticDiagram)。其中类图是所有面向对象建模的核心部分。类图由类和类间关系组成。在分析阶段,类图主要用于一些概念类的描述;早设计阶段,类图主要用于描述类的外部特性;在实现阶段,类图主要用于描述类的内部实现。一般在开始设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