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书錦****by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石壕吏》教案设计.docx

《石壕吏》教案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石壕吏》教案设计《石壕吏》教案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石壕吏》教案设计(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石壕吏》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文特点和地位,我把本文教学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体会本文的精炼语言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4、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准确流畅地背诵本文,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二、教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3分钟)导入新课:公元755年,唐朝发生了由盛转衰的一场大叛乱,历史上叫安史之乱它给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请看影片ppt2(背景音乐)同学们,“安史之乱”这四个字一定会刺痛你的眼睛因为那是一场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战乱,那是一个浸泡眼泪、铺满鲜血的时代在这个苦难的时代里,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记录历史的真实笔录,用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我们今天要来学习杜甫的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石壕吏》ppt3请看三幅对联:ppt4(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3)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二)走进作家、了解背景(3分钟)请问:这三幅对联所指的人物是谁?(杜甫)大家都说是杜甫,请围绕对联说说理由(由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围绕对联介绍作者)附: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瑰丽精确,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这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谴责了统治阶级的残暴,揭示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历来被誉为“诗史”请问:杜甫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石壕吏》?(生答)ppt6杜甫就在安史之乱的年代里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郭子仪等率领的六十万大军被包围于安庆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候,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石壕吏》(三)整体感知全诗(8分钟)1.请听一听:配乐朗读《石壕吏》Ppt72.请看一看;下列汉字的正确读音:ppt8吏:lì邺:yè戍:shù咽:yè妪:yù泣:qì3.请读一读:配乐朗读《石壕吏》4.请理一理:故事情节:时间顺序:(暮、夜、夜久、天明)事件:(开端:有吏夜捉人、发展:听妇前致词、高潮:请从吏夜归、结局:独与老翁别)诗人的行踪:(投宿、住宿、告辞)5.请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明确:主要叙述了官吏夜晚来捉人,连衰老的老妇人也被抓去服役的惨事(四)语文实践:戏剧表演(理解课文、培养想象)(20分钟)请演一演:根据内容,结合体会,加以想像,展示你的才能!这是我的舞台,秀出我的风采!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至少两人以上(1)组内全员参与(2)想象丰富,有创意,合情合理(3)补充一些事实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4)表演符合人物身份(5)配合默契表演时,一组表演,另外三组的每一个同学根据文意和要求评分,满分是五分三组的评分结果相加为该组表演的总得分2、疏通文意,组织表演各组准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排练首先,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1)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共同解决(四人小组合作,提出疑难,共同解决)(2)齐读诗歌,其次,当好编导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给文中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导:历史,就是一串串真实的故事杜甫是编剧,我们也可以作导演如果你是导演,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两个人物设计一份出场简历表根据故事情节进行编排人物出场简历表文中人物出场时间出场道具主要事件或关键动作杜甫暮天明投登别老妇夜拐杖看、啼、致词老翁夜、天明/逾、走吏夜佩刀、棍棒等捉、呼同学们编好剧是演好剧的前提,课文是诗歌的形式,要编出来,得好好地领会文学的留白艺术点拨: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画画需要留白,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写诗也是如此,给读者留下一些思考,想象的空间这种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阅读时要仔细体会请想一想:Ppt16(1)“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夜的景色可以根据故事内容合理想象同样,“暮”、“夜久”、“天明”都可以合理想象出来(2)老妇的“致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吗?据此想象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运用藏问于答的手法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使用于答明确: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