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动与心肺功能第一节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一)心脏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1.运动与心率心率变化规律1.运动与心率1.运动与心率2.每搏量(SV)与心排血量3.心脏形态的适应3.心脏形态的适应3.心脏形态的适应1.血管的适应1.血管的适应2.血压的变化17(三)运动对冠状动脉的影响运动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二、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1.运动时通气功能的变化呼吸当量:指每分钟通气量与摄氧量的比值。安静时的呼吸当量为20~28,机体从24L左右的通气量中摄取到1L的O2;50%VO2max的运动呼吸当量增加到30~35,机体要从30~35L的通气中才能摄取1L的O2。呼吸当量越小,氧的摄取效率越高。运动生理学把呼吸当量最小的一点称为最佳呼吸效率点。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2.运动时换气功能的变化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3.运动时呼吸的调节(二)呼吸功能对运动的适应三、有氧、无氧运动(一)有氧运动能力需氧量: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称为需氧量。正常成人安静时需氧量约为250ml/min摄氧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摄取并被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定义: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摄氧量。正常值:我国正常成年男子最大摄氧量绝对值约为3.0~3.5L/min,相对值为50~55ml/(kg·min);女子较男子略低,其绝对值为2.0~2.5L/min,相对值为40~45ml/(kg·min)。1.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1.有氧运动的生理基础2.有氧运动的特点394.有氧运动形式(二)无氧运动能力1.无氧运动的生理基础1.无氧运动的生理基础2.无氧运动训练四、耐力运动处方(一)耐力运动处方组成个体化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关键要素之一。(一)耐力运动处方组成运动持续时间:运动处方的三要素之一。运动持续时间应结合运动强度、患者健康状况及体力适应情况而定。运动强度与运动持续时间的积为运动量。(一)耐力运动处方组成(二)耐力运动训练方法与分析(三)耐力运动处方应用一、运动试验1.运动试验的目的2.运动试验分类及其适应证3.运动试验的禁忌证5.运动试验终止指标二、肺通气功能评定肺功能评定三.最大摄氧量评定乳酸阈测定:受试者在渐增负荷运动试验中,连续采集每一级运动负荷时的血样(一般用耳垂或指尖末梢血)测得其血乳酸阈值。通气阈测定: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将肺通气量变化的拐点称为“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当乳酸急剧增加时,肺通气量、二氧化碳呼出量等指标出现明显的变化,可以此来判定乳酸阈。一、高血压与运动1.运动降压的特点2.运动降压的机制3.抗阻运动降压应用二、冠心病与运动慢性冠心病运动强度:最大摄氧量60%的有氧运动,从小强度逐渐过度到中等强度,心率在110~130次/分;运动时间:每次20~30min,辅助性放松运动每天10~20min;运动频率:每周3~4次。反应:冠心病运动摄氧量增加时,可出现心绞痛。适应:冠心病长期耐力运动训练后,心肌灌注有改善,最大有氧能力提高,最大运动时ST段降低幅度减少和最大心率增加。耐力运动训练后,自主神经在降低安静和运动时心肌耗氧量上起重要作用。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运动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