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品多篇.docx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品多篇【寄语】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二、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准备题:19×(935-875÷25)[51÷(120-103)+24]×64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B、导入新课: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C、讲授新课:例3:4.38÷(36.94+34.3×0.2)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4.38÷(36.94+34.3×0.2)=4.38÷(36.94+6.86)=4.38÷43.8=0.1例4:[(5.84-3.9)÷0.4+0.15]×0.92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独立完成。校对。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5.84-3.9)÷0.4+0.15]×0.92=[1.94÷0.4+0.15]×0.92=[4.85+0.15]×0.92=5×0.92=4.6D、巩固练习:1.8×(1.4-0.26÷2)[7.6-5×(0.3+0.9)]÷10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抽两名学生板演。E、课堂小结: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F、布置作业:P-52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课堂作业本练习十一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掌握方程的解法。3、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口算训练:6+4.4=0.01×80=7.4-0.9=6.3÷0.63=2.3×5=0.4×0.5=0.2÷0.04=5÷0.02=18.6-6=5.4+6=9-1.35=0.3×0.05=1、以小组开火车形式看口算报得数。2、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B、比较训练:8-0.8÷5+0.24×98-(0.8÷5+0.24)×9[8-(0.8÷5+0.24)]×91、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2、括号有什么作用?3、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4、校对,错的说出错在哪一步?C、求未知数:7.2+X=15.4X-0.8=3.61、抽两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2、说一说每题求X的依据什么?D、应用题:P-53第五题:1、说一说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2、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两人相互讨论。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4、42÷1.5表示什么?42+42÷1.5表示什么?E、布置作业:P-53第三题。《课堂作业本》练习十一(二)一、教学目标:1、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二、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步骤。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简便运算:0.27×99+0.270.25×1.25×40×8(0.25+2.5+25)×0.48.4+7.66+2.34+1.61、抽四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2、说一说错的原因。B、四则混合计算:8.4-8.4×1.5÷18(1-0.99)×(38.6-8.6)[0.05×(83+117)]÷(9.6-5.6)1、先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2、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3、校对,错的订正。C、文字题:2.5乘以6.6与1.4的和,积是多少?1、求什么?积是哪两个数相乘?2、所以我们要先求什么?3、列式计算。D、应用题讲解:P-55第十二题:1、要求平均每天的营业收入四月份比三月份多多少元?我们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2、四月份每天怎么求?三月份每天怎么求?3、四月份为什么要除以30,而三月份要除以31呢?E、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哪些方面还掌握的不够呢?F、拓展题:先让学生讨论完成。G、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本》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2、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教学难点:正方体与长方体的比较。课前准备:教法学法实践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请大家回顾一下:长方体有哪些特征?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3、设疑:第4个图形的长、宽、高相等,说明:这样的物体叫作正方体。大家想不想研究它?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