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社会教案【必备】小班社会教案模板集锦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社会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班社会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品尝年糕,体会香、甜、糯的特色。2、学习团、压的技能,乐意参加手工活动。3、懂得尊敬长辈,关心老人。二、活动准备1、年糕、牙签若干2、欢快、喜庆的.民间音乐。3、橡皮泥若干。三、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年糕)1、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告诉幼儿这是年糕)这是年糕,看看它是什么样子的?上面有什么?2、介绍为什么要吃年糕?3、让幼儿说说在家是怎样关心长辈的?4、幼儿对长辈说一句祝贺的话。(二)品尝年糕,感觉年糕香、甜、糯。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尝一尝年糕。2、播放音乐,幼儿品尝年糕。3、提醒幼儿注意:尝的时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尝完后把牙签放在盘子里。4、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吃了年糕,你知道年糕是用什么做的吗?年糕是什么味道的?小结:年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三)制作年糕。1、年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吗?2、老师示范做年糕。3、幼儿用橡皮泥制作年糕。(四)结束小朋友,年糕做好了,我们等会儿把它带回家,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好吗?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小班社会教案篇2活动目标:1、认识自己的名字,并了解同伴的名字。2、运用美工形式认识自己名字的写法,并能在别人写出自己名字时有所反应。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名字的轮廓。2、各种小礼物。3、各种彩色纸屑、亮片、胶水、棉签。4、了解部分幼儿名字的由来。活动步骤:1、分礼物引题:教师请被叫到名字的幼儿领一件小礼物,让幼儿了解每个小朋友不同的名字。2、游戏:《谁来了?》可以用一首顺口溜,如:嘭——嘭——嘭,谁呀?我是某某某呀。你来干什么呀?我来给你送礼物呀!并和以节奏通过接龙形式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同时依次与同伴交换礼物。3、教师向幼儿介绍部分小朋友名字的趣事。4、制作自己的“名片”:5、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幼儿的名字,并让幼儿知道这个是自己的名字。6、说说可以怎么装饰自己的名字。7、教师出示装饰好的.名字,并进行示范。8、幼儿制作,在自己名字的轮廓内涂上一层薄薄的胶水,在上面洒上亮片、彩色纸屑等,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做。9、班级幼儿名片展。10、对应活动:将不同的物品,如:彩笔等依次放到自己的名片前。活动延伸:用不同的方式制作爸爸妈妈的名片。小班社会教案篇3活动目标:1、鼓励幼儿和大班哥哥姐姐相互认识,培养友好的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2、让幼儿体会到兄弟姐妹之情,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感受到幼儿园大家庭的温暖。活动准备:1、户外操场、音响;2、小班幼儿每人准备手工作品一份,零食若干;大班幼儿每人准备两个小礼物。3、四个小班和两个大班各准备一个幼儿才艺表演、游戏;4、将大二班36名幼儿分到两个小班:蔡老师带领18名幼儿到小一班(28人),吴老师带领18名幼儿到小二班(29人);大一班37名幼儿分到两个小班:徐老师带领18名幼儿到小三班(27人),程老师带领19名幼儿到小四班(29人),请大班老师提前分配好。5、幼儿任务单活动过程:一、幼儿才艺表演(9:30~10:00)主持人:小班、大班共六个班级在园内大操场集合,按班级坐好方阵,分别请小班幼儿表演节目,大班幼儿展示才艺(每班准备一个节目);二、结对交往:10:00~10:30邀请大班幼儿来小班做客,拿出零食招呼大班哥哥姐姐,主动找哥哥姐姐做朋友、并会介绍自己,一起做游戏互动。(一位大班幼儿照顾一到两个小班幼儿)三、愉快游戏:10:30~11:001、和哥哥姐姐到室外进行户外活动。小一班:木质玩具大班幼儿牵着小班弟妹过独木桥小二班:骑车,一名大班幼儿带一、两位小班弟妹小三班:玩滑梯小四班:建构区(音乐厅)2、哥哥姐姐把弟妹送回班上。小班小朋友互相交谈:哥哥姐姐带你玩什么的`?怎么玩的?3、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们在一起,玩得真开心。四、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交流今天在园的活动:和谁玩的,玩什么了小班社会教案篇4有益的学习经验:认识自行车和摩托车,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别,会进行观察。活动准备:自行车的实物等。活动与指导:1、教师推出一辆儿童型小自行车,请幼儿说说自己有没有自行车?会不会骑自行车?2、请幼儿仔细观察自行车有几个轱辘?自行车的座位是什么样的?自行车的铃铛在什么地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骑自行车,其他小朋友观察自行车怎样才能走?(用脚蹬脚蹬子)3、教师出示摩托车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摩托车的结构,问幼儿摩托车有几个轱辘?摩托车的座位是怎样的.?摩托车的车把是怎样的?4、教师带领幼儿到附近的马路边进行观察,仔细看看骑摩托车的人是否和骑自行车一样需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