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4.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4.doc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14.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C.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D.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方法是()A.认真读书的方法B.逻辑推理的方法C.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D.向社会实践学习的方法4.时间和空间是()A.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5.从动物心理发展为人类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是()A.社会性劳动B.直立行走C.人脑的形成D.语言的产生6.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7.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物质性B.存在性C.可知性D.运动性8.有人认为世界上各种生物物种是永恒不变的。这是一种()A.形而上学观点B.相对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9.下列选项中,强调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A.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B.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对症下药,量体裁衣1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问题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问题11.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适可而止,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A.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B.度是质和量的统一的原理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12.一些封建迷信的东西以“科学预测学”的形式招摇过市。这属于()A.内容决定形式的表现B.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表现C.新内容采用旧形式的表现D.旧内容采用新形式的表现13.认识的客体是()A.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C.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D.外部自然界1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C.感性知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1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A.深入实际,了解情况B.认真思考,形成理论C.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执行计划,付诸实践16.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态度的理论基础是()A.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17.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政治制度18.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使用工具B.运用语言文字C.具有思想意识D.进行群体活动19.社会结构是指()A.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B.国家政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C.组成人类社会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20.从起源上说,国家是()A.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形成的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C.一个民族征服另一个民族的产物和表现D.人们协调公共社会秩序的产物和表现21.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具有系统性、理论性22.“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唯物主义观点B.历史宿命论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D.否认人民群众历史创造性的观点2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巩固和壮大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说明()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上层建筑被经济基础所决定24.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A.特殊形式B.唯一形式C.辅助形式D.基本形式2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各种经典文献B.科学家的活动C.文学艺术家的活动D.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26.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