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有关《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锦集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认识十五个生字,进一步掌握识字的方法。2、通过电教手段、小组合作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各种小动物的脚印特点。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喜欢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二、课前准备:1、搜集下雪时的图片。2、读生字和课文。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你们喜欢下雪吗?为什么?2、小组展示搜集的下雪图片。3、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群也喜欢冬天下雪的'小画家。4、板书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二)读题思考:读了题目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三)学习生字听录音: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读一读。1、两人合作拼读生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读音的?2、我有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忙,“颜料”这两个字识字表中没有拼音,怎么办?(出示CAI)展示学习方法。查字表-找序号找字在课文中注音(四)理解全文1、带着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读全文,看全文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都讲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之处?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读懂的内容。2、不懂之处;(五)指导朗读1、下雪了,小动物们的心情怎样?(高兴)从哪句话可以看出?(CAI下雪啦)反复朗读。2、冬天这么美丽,许多小动物都出来玩耍,可爱蹦跳的青蛙却没来,大家就觉得怎样?(好奇)(读出语气)。知道他在洞里睡觉后,大家心里怎样?(指导朗读“咦……睡觉哪。”)小组读男女对读个别读。3、带着喜爱的这些动物,带着小动物们在雪地上作画时的高兴心情再读课文。(六)画画①既然你知道了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各画了什么?那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画呢?②简评(七)作业1、改正自己的画2、有感情地读儿歌给爸妈听。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篇2一、教学要求1学会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2会认9个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二、教材说明本课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三、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收集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画或实物;观察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爪(蹄),看看他们的脚印是什么样的。准备本课的生字词语卡片、放大的插图及朗读课文的录音带。准备竹叶、梅花、枫叶的图片或实物。(二)识字、写字教学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生字“马、用、笔、加”和要求会认的字“枫、参、睡”的音。随生字“笔”的学习,认识偏旁“”(竹字头)。指导写字。利用已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字形,仔细观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注意以下笔画的写法:“用”字中间的两横与左右两边的撇和竖相离不相接;“笔”字中“”(竹字头)的第二笔是“”(横)。(三)朗读、背诵指导这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诗歌。朗读时,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带着童趣读出味道来。可让学生边读边看图,或看多媒体课件,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再读正确、读流利。“下雪啦,下雪啦!”是儿童看到下雪时高兴心情的自然流露,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体会,然后通过范读或录音,指导学生读好这个句子。中间两句描写的是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留下一串串“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这些“小画家”“画”了一幅十分美的雪地“画”,所以要读得轻快些。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模仿着读出轻快活泼的语气。最后两句要读出问句和答句的不同语气。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可借助图背诵课文。背诵要在课内进行。(四)练习提示第三题的目的`是复习课文内容,巩固生字词。有两排图,每幅图都有对应的词语。下面一排,分别是动物的脚印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词,可让学生先看图,再读图下面的词语,然后找准相对应的动物和脚印,用线连起来。(五)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四、教学设计举例(一)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2再次自由读课文,从课文中圈出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3分小组检查生字读音,全班订正。4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5指六名学生分别读句子,检查是否读得正确。6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什么?(不要求学生说得很全面)初读课文的环节应注意让学生充分地读,其目的是:(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把课文读正确;(3)大致知道课文讲了什么;(4)在反复的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