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轨迹问题基本知识概要:基本知识概要:一、求轨迹的一般方法:求轨迹的一般方法:直接法: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定义法:,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代入法:3.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y’表示为x,y的式子,再代入Q的轨迹方程,然而整理得P的轨迹方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参数法:4.参数法:求轨迹方程有时很难直接找到动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则可借助中间变量(参数),使x,y之间建立起联系,然而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交轨法:5.交轨法:求两动曲线交点轨迹时,可由方程直接消去参数,例如求两动直线的交点时常用此法,也可以引入参数来建立这些动曲线的联系,然而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可以说是参数法的一种变种。几何法:利用平面几何或解析几何的知识分析图形性质,发现动点运动规律和动点满足的6.几何法:条件,然而得出动点的轨迹方程。7.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7.待定系数法:求圆、椭圆、双曲线以及抛物线的方程常用待定系数法求。8.点差法:求圆锥曲线中点弦轨迹问题时,常把两个端点设为A(x1,y1),B(x2,y2)并代入圆点差法:点差法锥曲线方程,然而作差求出曲线的轨迹方程。二、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直接法是基本方法;定义法要充分联想定义、灵活动用定义;代入法要设法找到关系式x’=f(x,y),y’=g(x,y);参数法要合理选取点参、角参、斜率参等参数并学会消参;交轨法要选择参数建立两曲线方程再直接消参;几何法要挖掘几何属性、找到等量关系。2.要注意求得轨迹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在最后的结果出来后,要注意挖去或补上一些点等。【典型例题选讲】一、直接法题型:直接法题型:例1已知直角坐标系中,点Q(2,0),圆C的方程为x2+y2=1,动点M到圆C的切线长与MQ的比等于常数λ(λ>0),求动点M的轨迹。解:设MN切圆C于N,则MN2=MO?ON。设M(x,y),则22x2+y2?1=λ(x?2)2+y2化简得(λ2?1)(x2+y2)?4λ2x+(1+4λ2)=0(1)当λ=1时,方程为x=5,表示一条直线。42λ221+3λ2)+y2=2表示一个圆。λ2?1(λ?1)2(2)当λ≠1时,方程化为(x?2说明:求轨迹方程一般只要求出方程即可,求轨迹却不仅要求出方程而且要说明轨迹是什么。说明:练习:待定系数法题型)在?PMN中,tan∠PMN=(待定系数法题型练习:待定系数法题型1,tan∠MNP=?2,且?PMN的2面积为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以M,N为焦点,且过点P的椭圆方程。解答过程参考教材P129页例1。。定义法题型:二、定义法题型:如图,某建筑工地要挖一个横截面为半圆的柱形土坑,挖例20出的土只能沿AP、运到P处,BP其中AP=100m,BP=150m,∠APB=60,问怎能样运才能最省工?解:半圆上的点可分为三类:一是沿AP到P较近,二是沿BP到P较近,三是沿AP或BP一样近。其中第三类的点位于前两类的分界线上,设M为分界线上的任一点,则有MA+AP=MB+BP,即MA?MB=PB?PA=50≤AB=507,故M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上。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得边界的方程为x2y2?=1(x>25),故运土时为了省工,在双曲线弧左侧6253750的土沿AP运到P处,右嗟耐裂?BP运到P处,在曲线上面的土两边都可运。说明:说明: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直接写出双曲线方程。22,M练习:练习:已知圆O的方程为x+y=100,点A的坐标为(-6,0)为圆O上任一点,AM的垂直平分线交OM于点P,求点P的方程。解:由中垂线知,PA=PM故PA+PO=PM+PO=OM=10,即P点的轨迹为以A、O为焦点的椭圆,中心为(-3,0),故P点的方程为(x+3)2y2+=1252516三、代入法题型:代入法题型:22如图,从双曲线x-y=1上一点Q引直线x+y=2的垂线,例3垂足为N。求线段QN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解:设动点P的坐标为(x,y),点Q的坐标为(x1,y1)则N2x-x1,2y-y1)(代入x+y=2,得2x-x1+2y-y1=2①又PQ垂直于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