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4 秦国的崛起 人民版选修1.doc
上传人:哲妍****彩妍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4 秦国的崛起 人民版选修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4秦国的崛起人民版选修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作业(四)一、单项选择题1.(2019·湖州中学试题)史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①保证了战争的兵源②废除了旧贵族特权③打破了贵族世袭制④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⑤“军功地主”成为维护秦国统治的重要支柱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战斩一首赐爵一级”可判断这是商鞅推行的军功爵制,①与其无关,故排除。从“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明尊卑爵秩等级”可知,没有军功,宗室贵族也不得授爵位和取得贵族身份,从而打破了贵族世袭制,废除了旧贵族特权,使宗室地主排在了“军功地主”之后,故②③⑤正确。这一制度使一大批社会下层人物为获得军功而英勇作战,加强了秦军的战斗力,④也正确。故选B项。2.(2019·汕头四中试题)《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主要是商鞅变法()A.允许工商者入仕B.准许土地自由买卖C.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D.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答案D解析“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说明特权阶层反对商鞅变法,这是因为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A、B、C、D四项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旧贵族的利益,但比较而言,从程度上看,“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对旧贵族的打击更为沉重,符合题意,故排除A、B、C三项,D项正确。3.(2019·阜宁中学试题)商鞅变法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答案B解析从最明显、最直接的方面去分析应是B项“奖励军功”。原来为世卿世禄制,变法后按军功授爵,奴隶主贵族没有军功就得不到爵位。故选B项。4.(2019·南京市试题)商鞅变法时规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A.要取消贵族特权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答案C解析根据“商鞅变法”“军功”“受上爵”“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题中的规定为军功爵制度,加之“明尊卑爵秩等级”,进一步明确了爵位等级,这些共同作用于贵族体制,使其发生变化,没有彻底取消贵族特权,故A项错误;材料进一步明确了爵位等级,故B项错误;商鞅变法采用军功授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的贵族体制,故C项正确;材料与奴隶制的存废无关,故D项错误。5.(2019·安溪八中试题)《楚策一》载苏秦说楚威王曰:“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能体现该观点的有()①秦国最初是从“戎狄”中分化出来的②公元前771年,秦国成为诸侯国③秦国形成尚武精神④打败魏国,迫使其求和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秦国成为“虎狼之国”、威胁六国是在商鞅变法之后,而①②在变法之前,故选B项。6.(2019·福建四地六校试题)《容斋随笔》说:“七国虎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然六国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国人……独秦不然……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B.秦国对人才的待遇高于其他六国C.战国时人才不能自由流动D.秦国只任用外来人才答案A解析B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C项说法是错误的;D项不符合实际情况。材料中提及“独秦不然”,即用相并非必须是“其宗族及国人”,所以任用外来人才是秦国统一全国的原因之一。故选A项。7.(2019·广雅中学试题)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②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措施,可排除含有②的A、C、D三项。故选B项。8.(2019·温州十校试题)《战国策·秦策一》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答案A解析“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大意是:大臣权力太重会危及国家,左右近臣太亲会危及自身。现在国内连妇女儿童都说法令是商君的法令,并不说是大王的法令,这样,商君反为人主,而大王反变为人臣了。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的利益,一开始就受到守旧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