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虞美人》导学案编写:郓城高级中学段素娟教学目标:1、抓关键词语,理清思路,吟咏成诵。2、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3、理解本文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一、欣赏歌曲《几多愁》二、关于李煜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称南唐后主。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宋太祖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楼里,被封为违命侯。过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传后主于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祖闻之大怒,命秦王赵廷美赐牵机药将他毒死。可以说此词是他的绝命词。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的确,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国事”的亡国之君没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篇。三、整体感知,指导诵读。整首词感情基调是悲哀伤感,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何时”要放慢语速,强调愁绪无法遏制。“知多少”声音渐弱。“昨夜“后停顿延长,”又“重读,”东风“收尾要淡,”“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诵读节奏分开,“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可通过切分词句,语音的顿挫、凝滞表达哀愁。“朱颜改”应放慢速度,加强吐字力度,但音量不要太大。“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属于直抒胸臆,在情绪的高潮,愁绪不可遏止。“几多”“一江”要重读,“愁”“春水”要清读,“向东流”是指愁绪的绵长无尽,声音要延长。四、具体研习重要的文句1、提问:“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3、“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5、在前六句中,哪个字可以作为全词的“诗眼”?6、这六句中哪些是写“宇宙的永恒不变”?哪些是写“人生之短暂无常”?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表现用法?。五、总结全诗。这首《虞美人》充满了悲恨凄楚的感情色彩。一个处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有人说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李煜是个艺术上的全才,却是个政治上的庸才,他在位期间“好声色,不恤政事”,这种人生错位终至产生了他国破家亡的悲剧。补充:古诗中写愁的诗句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写愁之长,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写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以水喻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以草喻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以雨喻愁:“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以乱麻喻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其他有关“愁”的诗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叔书云》)“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