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世纪宝鼎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世纪宝鼎,欢迎阅读与收藏。小学语文教案世纪宝鼎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带“鼎”字的词语1、老师示范写“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笔顺。2、说说带“鼎”字的词语。(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二、认识“鼎”,引入新课1、谁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样子的?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世纪宝鼎“,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三、初读课文出示课件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子。3、说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四、重点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图画,想想世纪宝鼎的样子,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2、提出不懂的语句,互相交流怎样读懂。五、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六、布置作业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写一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请学生指导图介绍世纪宝鼎的样子。2、课文除了写宝鼎的样子,还写了什么?二、再读课文,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同桌互相议议。2、讨论交流。重点弄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机引导理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希冀”等词句。3、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三、浏览课文,领悟表达方法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浏览,体会,然后相互交流。交流时,鼓励学生的点滴体会和发现。如介绍鼎的样子,条理很清楚;用数字写了鼎的高,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许多词语,句子写得精练,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四、练习模拟赠送宝鼎1、同桌两人互练,一人作为中方代表,一人作为联合国接收礼物的代表。先共同商量,互相该怎么说,再练一练。2、请几组上台表演,共同评议;介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得体。五、综合练习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怎样介绍?小组之间互相说说,然后汇报。六、作业1、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2、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并写200字左右的简要说明。【板书设计】23世纪宝鼎一、总写中国赠送世纪宝鼎二、具体介绍宝鼎的外形、结构、象征意义三、总结赠送世纪宝鼎的伟大意义小学语文教案世纪宝鼎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一些特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熟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3.理解课文1、2自然段内容。教学步骤:(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板书:23世纪宝鼎)。教师设问:读了课题,同学们你们都想知道些什么呢?(二)初步感知(检查预习)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解释词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铭文:器物、碑碣等上面的文字(大多铸成或刻成)。铜器铭文。堪称:可以称为。精湛:精深。昌盛:兴旺、兴盛。希冀:希望。冀:希望。寓意:寄托或隐含的意思。珍贵:意义深远。浑圆:非常圆。宏伟:(计划、规模等)雄伟壮大。结构:物体构造的样式。赠送:无偿地把东西送给别人。权威: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纹饰:器物上绘的.或铸成的图案;花纹。钟鸣鼎食:敲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豪门贵族的生活奢侈豪华。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宝鼎样子,宝鼎的寓意。)(三)学习一、二自然段1.自读一、二自然段读前设问:读了这两段,你知道了什么?你对世纪宝鼎的印象如何?读后明确:宝鼎是巨型青铜器;高度、重量都有象征意义;鼎有商周纹饰、浮雕兽面;鼎内外刻有文字。读后设问:知道什么是纹饰,什么是浮雕和铭文吗?(纹饰花纹装饰。浮雕在鼎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铭文器物及石碑上铸的或刻的文字。)对宝鼎的印象?(宝鼎造型古朴,工艺精湛。)出示世纪宝鼎投影片,学生观察领略宝鼎的造型和工艺。2.指导感情朗读。学到这儿,你想用什么词句来形容一下世纪宝鼎?让我们怀着喜爱宝鼎的心情,来读这两个自然段。3.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继续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3、4自然段内容。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自读第三自然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