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知识****SA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7奇妙的克隆eq\a\vs4\al(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探究本文有条理地说明事理的方法。3.体会课文深入浅出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准确、严谨的语言;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eq\a\vs4\al(教学重难点)1.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及巧妙新颖的结构安排。2.体会课文深入浅出的说明方法,揣摩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eq\a\vs4\al(学情分析)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来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八年级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eq\a\vs4\al(课时安排)2课时eq\a\vs4\al(教学设计)(设计者:)eq\x(教)eq\x(学)eq\x(过)eq\x(程)eq\x(设)eq\x(计)第一课时一、采访导入教师导入语:有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要来我们班作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最希望了解哪些有关克隆的知识?预设1:我希望了解什么是克隆。预设2:我希望了解克隆怎么进行。预设3:我希望了解克隆有什么意义。教师导入语:其实,这位专家就在我们眼前,他就是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今天,我们就跟随谈老先生去进行一场关于克隆的奇妙旅行。(板书课题)二、克隆之旅:明特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为了便于大家顺畅阅读,我们先订正一些字的音,扫清阅读障碍(幻灯片出示字音,师生订正),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旅行了,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尝试概括谈老先生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克隆知识。边读边思考,然后分小队进行搜集信息知识竞赛。幻灯片出示问题:1.朗读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克隆的哪些知识?2.读后思考、合作交流a.什么是克隆?有何特征?b.“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c.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拨。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总结,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明确:a.理解“克隆”的关键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b.“多利”的诞生标志着克隆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c.课文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三、克隆之旅:理顺序——什么顺序1.统全篇:教师导学,梳理顺序。教师过渡语:四个小标题把课文分成四节:1.克隆是什么;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3.克隆绵羊“多利”;4.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这四节的位置及排序合理吗?我们就以这个问题作为研读此文的突破口。指导明确:本文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试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好处和人们对克隆的思考。全文采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教师过渡语:其实,本文不仅将事理说明得有条理,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第二、三小节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巧妙科学,请同学们分小队去合作探究。2.观局部:小队合作,梳理顺序。幻灯片出示分组自学要求:(1)自学“克隆鲫鱼出世前后”和“克隆绵羊‘多利’”两部分;(2)将文中的说明内容依照一定的顺序设计成表格,反映“克隆的科研成果”;(3)分析这两个部分的说明顺序,并指出这样安排的好处。幻灯片出示表格供学生自学填写信息,师生共同订正,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说明的顺序。明确:按照生物顺序来安排,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再说,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以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克隆技术在不断发展。作者没有用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试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的科学试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试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试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读者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四、克隆之旅:小练笔——以写促读教师引导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