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活动策划》课程教学标准》.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活动策划》课程教学标准》.pdf

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活动策划》课程教学标准》.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3:课程教学标准(一)《老年活动策划与组织》(代码:A071113)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定位与学习目标(一)课程定位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分析本课程主要面向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服务中的老年照顾与服务岗位,其中包括养老护理员、老年社工、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康复保健师及其它老年服务人员。本课程旨在培养老年服务人员对老年活动的策划与带动能力,在对老年人进行生活照料的同时,从活动的角度带领老年人娱乐身心、康复治疗,从而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务。2创新创业与课程融合情况分析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在组织和策划老年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服务社区,服务社会。3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融合情况分析本课程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整体课程体系中处于中间位置,开设时间是第四学期,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必备的老年专业相关知识之后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之前学习了老年基础护理、老年康复与保健等主干课程,对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的特点策划并带动不同的老年活动,通过活动带动使老年人度过一个愉快而充实的晚年。(二)学习目标总体目标:学生能掌握自理和半自理老人活动的特点及组织带动方式,具备基本的老年活动策划与方案设计技能,树立带动意识、服务意识和为老意识,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动脑策划能力以及自主设计能力。知识目标:1、了解高龄老人身体各器官,如毛发、皮肤、骨骼肌、脏器功能、感觉器官、新陈代谢和心智的老化程度,以及高龄老人心理及精神层面的变化。以此为依据,进入老人活动带动角色,掌握老人活动设计与带动的基本要点。2、掌握暖身活动类、节庆活动类、休闲活动类、感官刺激活动类和认知类老年活动的策划和设计理念及相关知识3、了解身心活化机能运动的目的、技巧及注意事项的相关知识。4、掌握音乐照顾(musiccare)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道具的使用规则及目的;理解三十首不同风格的音乐;了解运用不同音乐,不同的道具进行音乐照顾所达到的复健目的。5、理解不同类型活动在各类老年福利机构的实际应用。掌握应对不同类型的老年人进行组织活动的方法和技巧。6、掌握老年活动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熟悉老年活动中经常会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了解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解决方法,掌握几种急救措施。能力目标:1、通过老年活动带动者角色意识训练,尤其是通过高龄者模拟体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以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策划和设计各类活动,尤其是在活动带动过程中,能够真正以老年人的真实情况为出发点。2、通过完成九种类型的老年活动的策划与方案设计,学生能够运用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根据各种福利机构的条件和老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并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3、通过老年活动的组织带动实例的教学,学生能够真正独立地走进社区和机构,带动老人进行身心活化机能运动和音乐照顾治疗。通过两种国外引进的活动方式,使老人能够延缓衰退,娱乐健身,达到康复治疗的效果。4、通过走进老年福利机构,进行老年活动带动实务演练,增强学生活动带动的能力,学生可以根据实务带动过程中的各种个案,总结不同类型老人对活动的接受程度及建议,在带动活动过程中设计出更为老人喜爱和接受的新活动。5、通过老年活动风险管理的实训,学生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活动主体、空间、场所及活动用具潜在的风险性,不但能够针对不同的突发事件作出快速的反应,而且还可以对紧急事件进行必要的处理。6、学生通过对小组设计的老年活动方案的展示及现场组织,增强学生独立设计并带动活动的能力,在学习完本课程之后,能够在各种老年服务机构中进行活动带动。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树立牢固的职业思想,热爱老年服务工作,有意识地培养对老年服务职业的兴趣。2、善于与老人沟通,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放在首位在服务老人的同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3、培养学生“服务第一,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急老人所急,想老人所想,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4、培养学生自律奉献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为老人着想,把为老年人服务作为行为准则5遵守有关尊老、敬老和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6、通过课程中对老年心理学知识、老年康复与保健知识、老年服务礼仪知识、音乐欣赏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三)参考学分4学分,64学时。二、教学条件(一)选用教材:现选用的教材是丛书名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