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节常用药物及护理一、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一)四气五味1.四气又称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药物,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饮于热,凉次与寒,有程度的差别。寒性和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等;温性或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助阳通脉、回阳救逆等作用,如附子、干姜、肉桂等。此外,还有一类寒性性质不很明显的药物,因其药性平和、作用较缓,故称为平性药。如党参、山药、甘草等。2.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五味具有不同的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药物的味不同,作用就不同。(1)辛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窍闭神昏、湿阻等证。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开窍药、化湿药多具有辛味。如干姜、香附、川芎、石菖蒲等。(2)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正气虚弱、脏腑不和、据挛疼痛、调和药性等方面。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缓解疼痛的药物多有甘味。如人参、熟地黄、甘草等。(3)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等症。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乌梅、金樱子等。(4)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热泻火、降泄气逆、通泻大便、燥湿祛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常用于治疗实热症,实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等。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的药物多具有苦味。如大黄、杏仁、黄连、苍术、黄柏、知母等。(5)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常用于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症。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如芒硝、昆布、牡蛎等。(6)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尿的作用。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猪苓、赤小豆等。一般常将淡味药附于甘。(7)涩与酸味药作用相似。常用于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症。如芡实、罂粟壳等。一般将涩味与酸味并列。(二)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升指上升、升提;降指下降、降逆;浮是升浮、上行、发散;沉是重沉、下行、泄利。升浮药都能上行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散表邪、宣毒透疹、涌吐开窍等作用;而沉降药则都能下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潜阳熄风、降逆止呕、利水渗湿、重镇安神、降气平喘、消积导滞等作用。1.升降浮沉与病位和病势的关系2.升降浮沉于药物气味、质地轻重、炮制和配伍的关系(三)归经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的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二、中药的剂型剂型的种类繁多,既有丸、散、膏、丹等古老的剂型,又有采用现代化制剂方法,在保持传统制剂的基础上创造出针剂、片剂、糖浆、胶囊、气雾剂等新的剂型。1.汤剂将药物饮片组方后加水浸泡再煎煮一定的时间,去渣取汁饮服,称为汤剂。是临床使用最广的一种剂型,特点是吸收快,作用迅速,便于灵活加减,能紧密结合治疗的需要,全面照顾到每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2.散剂散剂是将单味药或多味药物研成细粉均匀而成,分内服、外用两种。3.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研成极细末,以炼蜜、水泛或米糊、面糊、酒、醋、药汁等为赋形剂而制成的圆粒状固定剂型。其特点是吸收缓慢,药力持久,体积小,服用、携带。储存方便。4.膏剂膏剂有内服、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常用于滋补。外用膏剂常用于痹痛或跌打损伤外贴之用。5.丹剂是将某些矿物类经过加热升华而制成的一种剂量小、作用大的化合制剂,多为外用。6.酒剂是将药物浸泡于酒中,使其有效成分溶出得到的澄清浸出液。7.茶剂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成粗末或某些固定形状,使用时置于容器中以沸水泡汁代茶用。8.锭剂是指将药物研为细末,单独或于赋形剂混合制成的一种不定形状的固体制剂,可供外用或内服。9.冲剂是将药物浓缩浸膏与适量辅助料混合制成的颗粒状散剂。其特点是比丸剂、片剂作用迅速,较汤剂、糖浆剂体积小、重量轻,储运方便,服用简单,如板蓝根冲剂等。10.片剂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或提炼后,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剂型。其特点是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便于携带,如复方丹参片、牛黄解毒片等。三、中药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服药禁忌4个方面。1.配伍禁忌主要指相反药物的禁忌应用。目前公认的中药配伍禁忌主要是金元时期所概括的“十八反”和“十九畏”。(1)十八反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