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南振中新闻记者——令人羡慕的“苦差事”。新闻记者的“苦”第一,新闻记者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优哉游哉”,也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到处受人尊敬。第二,新闻记者不仅生活艰苦,而且思想也很艰苦:没有线索愁线索,有了线索愁采访,采来了素材愁写作。第三,新闻记者要在家庭生活和物质享受方面做出牺牲。第四,生活上苦一点,思想上苦一点,如果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也会感到快慰。但是,新闻作品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第五,稿子被采用就没苦恼了吗?有时也还会带来苦恼。毛泽东同志说过:“为了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研的时间。”新闻记者的“乐”第一,新闻记者活动在整个社会的“前沿阵地”,每日没事都敏锐地捕捉能激起浪花和波涛的重大问题。一旦他们的报道真正起到了推动实际工作、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那么,再苦再累,也会感到幸福。第二,新闻记者生活在人民当中,他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他们把自己从生活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去,通过自己的报道充分反映人民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一旦反映出来的东西给人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就会感受到新闻记者的“乐趣”。第三,在社会主义国度里,新闻记者享有比较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有独立思考的权利。第四,新闻记者的“乐趣”还在于每日每时都可以学到新鲜的、有趣的知识。罗蒙诺索夫说过:“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爱因斯坦说过:“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新闻记者具备了在自己工作岗位学习一辈子的客观条件。第五,新闻记者工作的领域海阔天空,可以从多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用不着担心不用武之地。新闻记者的追求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第一,新闻记者要当局虚荣心的诱惑。第二,新闻记者应该当局物质利益的诱惑。爱因斯坦说过:“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觉得都是可鄙的。”一是不贪图小利,不随意接受被采访单位、被采访对象的馈赠。二是不要追求工资和待遇。三是不要热衷于经营安乐窝。列宁的办公室非常简朴;鲁迅知道成为文豪之后还睡木板床。第三,新闻记者应该正确对待毁誉。作为一个物产阶级新闻记者,至少应该给自己规定以下两个毕生追求的长远目标:第一,要用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一支笔,忠实地记下时代的日记。第二,毕生追求真理。“新闻大学”第一课——从学习采访开始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者的。”拜名师,多看书,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什么是采访?我们现在常说的采访一词,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取得新闻而进行的活动,它包括了了解情况、分析情况、组织报道和酝酿写作的全过程。几点新认识:一、采访不仅含有“访问”之义,而且含有“搜集”之义。把“采访”单纯理解为“访问”,只说对了一半。二、无论是“摘取”、“搜集”,还是“访问”、“寻求”,都包含着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还可以说“采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三、“采访”既然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取得新闻而进行的活动,那么,它不是从摊开采访本的时候开始,也不是合上采访本的实收结束,而是贯穿于记者新闻生涯的全过程。四、鉴于对“采访”一词的新的认识,我觉得采访活动应包含以下内容:1、日常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2、广泛了解情况,取得新闻线索;3、调动和运用各种手段,相近地搜集新闻材料;4、综合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5、明确主题思想,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说过:“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势,探寻这些形势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应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经验的结构了。”采访前的准备《礼记·中庸》篇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个计划和准备就能成功,没有计划和准备就做不成。新闻采访也不例外。采访前的准备分为“直接准备”和“间接准备”两种。“直接准备是以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为目的的临时性的准备;“间接准备”是不以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的准备。但是,对于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是有明显的帮助的,还是采访浅析的直接准备。直接准备所包含的内容很多,究竟应该从何处着手呢?第一,要尽可能地了解有关采访对象和他的专业的一切事情。新闻记者去访问的人,一般都很忙,如果你对他们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那他们是不愿意在你身上拜拜浪费时间的。我们应该尽量多掌握一些有关资料,在对将要访问的人和事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