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几点思考丹江口市二中雷加洪一、高中物理教学基本矛盾分析1、教材的整齐划一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之间的矛盾。目前,高中物理教材是全国统一版本,教学中面对的学生程度却参差不齐。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必然要影响部分学生的成绩,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2、传授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角度看,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是认识事物的两个过程。听课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是认识的第一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在教师指导下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认识事物的第二过程。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完成这个飞跃学生存在许多困难。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了这种"飞跃"中的困难----“知识传授多,应用指导少”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又一矛盾。3、教师“讲”与学生“想”之间的矛盾。从教学论角度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导的作用是启发诱导,主体的作用是独立思考。而实际教学中教师讲的太多,很少有学生思考、讨论、发问的时间。因此,“教师讲的多,学生想的少”是高中物理教学的矛盾之三。4、习题处理与方法指导之间的矛盾。从方法论的角度看,物理规律的得出大都采用归纳法,而物理知识的应用采用的是演绎推理的方法,所以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很不适应.而教师在习题讲解中只求数量,就题论题,缺少思维方法的指导,形不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题论题多,方法指导少”是中学物理教学的第四对矛盾。二、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明确了物理教学的基本矛盾,也就明确了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本教改课题重点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解决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程度的班级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每个物理概念、每条物理规律、每道习题等都要注意其层次性,要合理地铺设台阶,降低难度,要合理应用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使每位学生逐步提高而达到教学目的。2、努力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要注意“兴趣---志趣---能力”三步曲。兴趣的培养是多方位的,但其根本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活动。志趣的培养主要是让学生多思、多想、多用物理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要真正作到“质疑---启发---解惑”,而不是一讲到底,满堂灌。能力的形成主要体现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方法指导,避免就题论题。我们常用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就是很好的方法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大有益处。三、实施教改的几点体会。1、进行科学分层是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基础:科学分层是全方位的,对物理概念、规律、重点、难点、例题、习题等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对学生基础、能力等也要进行合理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布置不同的作业。2、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个性化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要跟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以及学生实际,依据科学性、可行性、和针对性原则准确介定教学目标。3、及时反馈、分层矫正、强化达标是课堂教学的根本:根据反馈信息对未达标者进行强化达标教学,使其再评价、再达标。对学有余力者进行提高行教学。4、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打好“双基”提高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激发兴趣,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不论是新授课还是例题课、习题课。甚至单元检测题也采取征集试题的方式由老师组合成卷。每章小节均由学生自己整理,写多少,写什么都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决定。教学改革促进了我教学能力的提高,使我逐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思想,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愿这种教学方法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自信教育----个性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丹江口市二中雷加洪“物理难学”已经是不少人的“共识”。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往往有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满怀信心的抱着满腔热情来学物理,一个月左右便开始觉得物理很难,渐渐对物理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有的学生逐渐讨厌甚至于放弃了物理----这其中的原因是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信心也是学好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丧失了兴趣和信心,势必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必须面对并解决这一问题。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尝试去改变这一现状。一、经过这几年来的观察、分析、研究,对造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客观原因有以下三方面的认识:1.初、高中物理差异的客观原因初中物理较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材以观察与思考、实验为主,还配上具体而有趣的插图,使学生能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而高中教材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并配以阅读、思考、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