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电力系统分析(强化.pdf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电力系统分析(强化.pdf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力系统分析(强化.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硕士研究生专业题集之强化阶段测试一电力系统分析典型与重点题群(电力系统分析)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力系统分析(强化阶段测评试卷一)一、简答题1.电力线路的正序电抗与零序电抗是否相等?2.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架空线路上,普遍采用分裂导线,采用分裂导线后,线路电感、线路并联电容会增大还是变小?3.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4.采用标么值计算有什么优点?5.试画出单相变压器等值电路。二、如图所示的电力系统1.确定发电机G,变压器T-1、T-2、T-3,线路L-1、L-2、L-3及电容器Yc的额定电压;2.给出其稳态分析时的等值电路;3.输电线路L-3阻抗为5+j20Ω(忽略并联支路),末端有功功率为10MW,功率因数为0.80(感性),末端电压为35kV,计算线路L-3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4.条件同3,但功率因数提高到0.90(感性),请问线路L-3的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会增加还是减少?GT-1T-2T-3L-1L-2L-335kV10kV220kV110kVYC三、有一台双绕组变压器,电压比为110kV/10.5kV,额定容量为25MV.A,欲通过试验确定参数,受试验条件限制,在变压器一次侧加短路试验电流100A,测得短路损耗93kW,短路电压8.8kV(线电压);在二次侧加电压8kV(线电压)进行空载试验,测得空载损耗23.5kW,空载电流9.42A。求该变压器折算到变压器一次侧的参数R、X、G、B。四、已知某一变压器参数如表1所示。本文档为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版权所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在无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授权情况下传播、复制、销售本文档,违者将受法律制裁!/典型与重点题群(电力系统分析)表1额定容量额定电压Uk%PkI0%P0(MVA)(kV)(kW)(kW)31.510.5/12110.52000.550变压器绕组电阻、漏抗、励磁支路电导和励磁支路电纳的计算公式分别为:22PkU1NUk%U1NR2X1000SN100SNP03I0%SNGm210SBm2SU1N100U1N1、试计算变压器绕组电阻、漏抗的有名值;2、设SB=100MVA,110kV级为基本级,UB=121kV,试计算变压器绕组电阻、漏抗的标幺值。五、如图所示电力系统,元件参数如表3~5所示。故障前线路空载,D点电压=121kV,在D点分别发生短路。DG图表3发电机额定容量Xd”X2(MVA)500.30.35表4变压接线类额定容量额定电压(kV)Uk%器别(MVA)YNd115010.5/12110.5表5本文档为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版权所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在无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授权情况下传播、复制、销售本文档,违者将受法律制裁!/典型与重点题群(电力系统分析)线额定电压x1x0线路长度路(kV)(Ω/km)(Ω/km)(km)1100.4x0=3.5x1501、计算D点发生三相短路时,短路点起始次暂态电流。2、给出D点发生A相接地短路时,各序网络,并计算序网络各元件参数;3、计算D点发生A相接地短路时,短路点起始次暂态电流有名值。4、计算D点发生A相接地短路时,流过发电机的起始次暂态电流有名值。六、十四、某电力系统如图所示,f处发生不对称接地故障,试画出正序、负序和零序等值电路(各元件的序参数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如用XL1表示线路正序电抗)。fG-1B-1B-2G-2LG1G2xN本文档为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版权所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在无万学教育·海文考研·专业课教研中心授权情况下传播、复制、销售本文档,违者将受法律制裁!/典型与重点题群(电力系统分析)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电力系统分析(强化阶段测评试卷一)解析一、简答题1.不相等。线路零序阻抗比正序阻抗大。2.线路电感变小,电容变大。3.电力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升高或降低电压,还能起到将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相联系的作用。4.(1)易于比较各元件的特性与参数;(2)方便评估电压质量,判断计算的正确性;(3)能够简化计算公式5.以下两者皆可。/I1RjXI/2I//I1R11jXR22jX2Im/U2UGjBm/1mYmGmjBmUU12二、解:1、G10.5kVT-11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