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培训课件.ppt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动静脉内瘘闭塞原因护理对策内瘘的定义:临床通过手术将动脉与邻近的浅部静脉在皮下吻合,术后该静脉逐渐扩张,静脉壁增厚(静脉动脉化),可以穿刺得到足够的血流量,成为永久性血流通路。手术吻合:钛轮钉吻合、手术缝线吻合血管:扩张和增厚(弹性、粗细、是否有分支)血流量:充盈度,粘稠度穿刺:时机,成败(拔针后的压迫止血)血液方面:粘稠度增加血管方面:(手术引起)、原发病引起血流方面:血压、血容量操作方面:穿刺、按压引起1.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度增加,高血脂(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高龄、营养不良、使用促红素(EPO),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慢,引起内瘘闭塞或狭窄。积极治疗原发病降血脂、控制高血压、避免、低血压。血液透析时严格控制干体重,特别是老年患者血透中应加强监测生命体征,准确掌握超滤量,防止低血压休克的发生。使用EPO注意检测血细胞比容,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对高凝者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如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等,降低血液粘稠度,以减少血栓的发生。指导患者避免高脂食物,禁止饮酒,吸烟。2(手术引起):手术操作时动作较大,血管内膜损伤而致内瘘闭塞。2.术前正确选择血管尽量选择弹性好,管壁厚的血管,对高危患者,术前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协助定位,必要时可行血管造影。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轻柔,避免血管扭曲成角,尽可能结扎动、静脉分支,冬季应给手术侧腕部保温,以免血管痉挛引起血栓。3.原发病引起: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这些疾病均可导致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内瘘易闭塞。动静脉内瘘避免过早使用,特别是对糖尿病、高血压病人,老年患者,以减少血管损伤。造瘘术6周后再开始使用内瘘,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口。理想的动静脉内瘘成熟标准应该是:静脉充分扩张,管壁肥厚,血管杂音响亮,未见分支。4.过早使用内瘘:在手术后2~4周内使用内瘘而导致闭塞。内瘘成熟需要4~8周,如过早使用,因静脉的血管薄,穿刺易引起血管壁损伤、撕裂或形成局部血肿,并影响内瘘的发育和成熟。血管壁损伤,启动凝血系统,诱发血小板血栓,使内瘘的使用寿命缩短。5.超滤量过多使血容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血流动力学改变,因而导致吻合口闭塞。6.低血压导致内瘘血液灌注不足,血流缓慢,形成血栓,堵塞内瘘。7.穿刺与压迫患者术后手术侧肢体缺乏功能锻炼,或术后患处包扎过紧,或使用时于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透析后压迫时间过长,按压力度不当,致局部血肿、硬结产生等,均可致内瘘闭塞。因穿刺点周围反复血肿及血管硬化,致内瘘闭塞。穿刺技术:每次穿刺时尽量一次成功,对血管条件较差及早期内瘘的患者,由技术熟练且熟悉病人内瘘血管走向、有无分支等情况的责任护士固定穿刺。压迫止血:拔针时正确的压迫止血方法是保护内瘘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要特别注意压迫的力度、时间和位置。透析后加压力度以不渗血及能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宜。压迫时间以不出血即可,一般小于30min,特殊情况除外。加强内瘘监测:如发现内瘘血管震颤减弱,杂音降低,应及时就诊。注意睡眠的姿势,不压迫内瘘侧肢体,禁止内瘘侧的静脉采血、静脉给药,禁止测血压,加强功能锻炼,如捏皮球等。对局部渗血形成皮下血肿者,嘱其用50%硫酸镁粉湿热敷患处;有皮下硬结时,可用喜疗妥软膏局部涂抹,同时配合按摩。加强透析间期的饮食管理,说明控制饮食及饮水的重要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