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浅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浅探.doc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浅探.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浅探沙市中学徐善慧站在世纪之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呐喊声中,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怎样进行素质教育?实践证明,只有真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堂,我们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认识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主要的它还是一个需要在认识层面上加以解决的思想观念问题。只有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念,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师生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他们学习的自主性,才会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只是停留在方法的层面上,围着“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打转转。笔者从四个方面对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思想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不揣浅陋,以求教于方家。一、珍视学生兴趣,进行适时的激励,适当的引导有人说人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基,因此,珍视学生兴趣,进行适时的激励、适当的引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华尔街日报》曾发表几位权威的智力测验专家的文章,说多次测验证明犹太人和东亚人(中国人,日本人)智商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但令人深思的是,我们为什么培养不出诺贝尔奖获得者呢?有专家研究表明: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压抑了孩子身上的某种东西,那就是人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和自发的学习行为。教育心理学表明:当人的内在兴趣、内在动机和自发的学习动力得到鼓励时,某些智力条件特别好,个性中创新求异性特别突出的人,就会显露出他们的潜力,就可能在他们的苦苦追求和持之以恒的意志的配合下,作出巨大成绩。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身上的这种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甚至在有意无意之中压抑了学生的这种良好的内在品质。生活中或许会有这样的事发生:有一个已上小学二年级的小男孩,在地摊上发现了一个小玩具,非常喜欢,于是向爸爸要钱,爸爸说地摊上的东西质量不好,拒绝了。小男孩向爸爸借钱,说等有了压岁钱还给爸爸,爸爸还是没给。过了二天后,小男孩没有经爸爸同意,砸碎自己的储蓄罐,凑足钱把小玩具买了回来。正是这小小的玩具,凝聚了小男孩那些天里所有的内在兴趣和行为动机,这个孩子不但具有很了不起的智力潜力,还真让人佩服他的毅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先和爸爸要给,不给,就借,再不给,就自作主张,干脆“先斩后奏”。如果他的这些品质得到保护,说不定将来会成为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其实,在我们的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类似的内在兴趣和学习动机。只不过我们的语文教师常常充当事例中爸爸的角色,常常把我们的学生当作“不想买货的顾客”而无计可施。只要我们珍视学生的兴趣,适时鼓励,适当引导,我们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所教的班中有一个女同学,她妈妈是图书管理员,从小就由妈妈带到图书馆照看,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到了高中,虽然学习压力较大,但仍从书摊上租书看,看得非常杂。为此没少被班主任批评过。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没有横加指责,只是给她列了一个书目,用意是规范她的阅读范围,让她明确读书得有选择性,另外我还同她交流对一些书籍的理解和体会,还定期让她写出一些读书心得。她的读书兴趣得到正确的引导和激励,一些“杂”书看得少了,并且她常常能对一些文学作品发表颇为高明的见解,在她的作文中也常常有一些惊人的见解赢得同学的赞许和羡慕。受她的启发,我干脆把每周星期四的连堂课规定为读书课和写作课,在这二节课中准许学生带自己喜爱的读物进课堂,在班上掀起一股读书热和写作热,每星期的这二堂课也成为学生最喜欢上的和最盼望上的课。二、注重赏识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注重赏识教育,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是重要的一环。“赏”是“欣赏”,“识”是“发现,认识并要求提高”。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语文教师变得越来越吝啬自己的赞扬,对学生越来越挑剔了。有些教师总是习惯用自己现在的水平衡量学生,而忘记了自己是受过正规大学教育的教育者,而对象仅仅是一名中学生。其实对于大学和整个人生来说,中学阶段只是一个奠基阶段,中学生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他们以后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短短的6年时光中,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能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使他们在进入大学或走上社会后能运用这些方法较好地学得他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方法,为以后漫长的学习、工作、健康的人格养成服务。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师能有这些认识,我们就不会苛责我们的学生,要求他们回答的问题与教参或是与我们教师所思所想的一样,我们就不会苛责我们的学生,要求他们遗词造句能力、写作水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