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桂林山水》教案《桂林山水》教案(合集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桂林山水》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桂林山水》教案1人教版小语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背诵。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句,学习用相同句式写句子。二、过程与方法以朗读代替讲解,欣赏和体会桂林山水的美。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的情怀,热爱祖国的山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课文,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优美句子的韵味。2、教学难点:对桂林山水的感受。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桂林山水》,知道了桂林山水(生答师板书:甲天下。)游览桂林山水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点击幻灯2生答师板书:画卷)请同学们一起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出示幻灯3)二、导入新课师: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这节课我们来细细观赏桂林的山水。(师边说边板书:山:水:)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课《桂林山水》三、学习2、3自然段。(一)学习第2自然段。、1.(出示幻灯4师读阅读要求)自读第2自然段:。①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的句子。圈出概括特点的词。②想想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漓江水美的?(可与同学讨论)2.交流汇报。(1)汇报问题①:读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是(生答师板书:静清绿)(出示幻灯5)齐读:静清绿看幻灯,说说你对漓江水的认识。(出示幻灯6)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出示幻灯7)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出示幻灯8)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师:大家说得真棒!我们来说说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漓江水美的?。(2)汇报问题②:(出示幻灯9)①对比(出示幻灯10)a.师引导读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b.师再引导或者生提问:作者写漓江,为什么拿大海、西湖与漓江对比呢?夸生提的问题好。作者没有直接写漓江,而是先用大海、西湖与漓江对比,大海是什么样的?(生答师点击幻灯出图:波澜壮阔)西湖是什么样的?(生答师点击幻灯出图:水平如镜)提问:美不美?(生答:美)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美的大海、这么美的西湖与漓江对比呢?是为了告诉我们(生答师引导:漓江水更美。)c.指导朗读。大海、西湖美,漓江更美,这句话怎样读呢?读一读。前半句用赞叹的口气读,后半句用惊讶的口语读,强调“从没看见过”(点击幻灯出示朗读提示:赞叹---惊讶)②排比(幻灯11)a.引导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丽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b.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对,这三句用同样的句式写出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为了强调江水真的很清,很静,很绿,所以作者用了三个“真”。大家用赞叹的口气来读一读江水的三个特点。)c.个别、集体读。d.背诵这个排比句。(点击文字推出幻灯)③比喻。(幻灯12)a.引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b.作者把绿的江水比作无瑕的翡翠,这个比喻描绘了江水的美。c..用轻柔的语气读一读这个比喻句(点击幻灯出现:轻柔。二字)d.练习:仿写句子填空。(出示幻灯13)今天的天气真热呀,热得。屋子里真安静啊,安静得。外面真黑呀,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齐读第2自然段。(幻灯14)现在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漓江的水甲天下让我们一起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俗话说,有山无水少灵气,有水无山缺刚毅。让我们走进桂林的山。(二)仿学习第2自然段的学法学习第3自然段。(幻灯15)1.自读。2.交流汇报。(1)问题①:读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栽倒下来。”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的词是(生答师板书:奇秀险)看幻灯,说说你对桂林山的认识。(出示幻灯16)奇……(出示幻灯17)秀……(出示幻灯18)险……(2)汇报问题②(幻灯19)①对比(幻灯20)a.“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指导朗读。赞叹---惊讶,点击幻灯出示泰山图、香山图,读出b.泰山美,香山美,桂林的山更美。②排比(幻灯21)a.“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用了排比的手法,强调了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这样的句子要用惊奇的口气读,读出山的奇秀险来。)个别、集体读。背诵。③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