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观赏鱼繁育实习报告摘要:金鱼分类上属鲤形目、鲤科、鲫属,起源于我国的野生鲫鱼,是由野生鲫鱼变异而成的观赏鱼类。金鱼的外部形态,每个单一性状均发生变异,形态优美,受人们喜爱,是我国特有的观赏鱼,目前我国出口的观赏鱼类已达120多种,还远不能满足国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为更好研究更为简单方便的金鱼繁殖技术,现通过网箱等小水体试验进行初步探索。引言为进一步巩固与强化专业知识,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2011年5月1日至2011年5月30日,我小组10位同学在杨志强老师的指导下于扬州大学温室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水产动物苗种繁育实习。本次实习地点为扬州大学水产养殖专业专用的温室,其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内设24个养殖池,15个中型水族箱,若干孵化桶,完整的循环水系统,曝气装置及养殖用水过滤处理设施。温室采取充分采光技术,使室内温度在一稳定的范围内变动,保证养殖动物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完整的循环水系统可改善水质,保证养殖水体清新,保证养殖动物生活环境优良。曝气装置可保证水中有充足的溶解氧,充气时亦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使水中有机物凝聚为小颗粒,成为鱼类可摄食的饵料。另外,温室还配备了大小若干个排气扇,温度过高时可通过其适当降低温度。本次实习不仅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学以致用,同时通过实习初步掌握龙睛、红狮、珍珠等观赏鱼的育苗技术;了解水产动物苗种繁育的实践性和生产性、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和掌握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亲鱼培育、产卵孵化及鱼苗培育,通过一个月左右的培育可养成3cm左右的鱼种。1.亲鱼1.1亲鱼来源本次实习用亲鱼主要有龙睛、流金、珍珠、鹤顶红、红狮和虎头六个品种,来源为从专业观赏鱼育种场购得。作为繁殖用的亲鱼,一般要求体质健壮、体形好、生长快、无大的外伤和病症、合群游动、呼吸均匀、食欲良好,性腺发育成熟,生殖力旺盛;[1]鳍完整、无残缺,游姿雍容典雅,似少女在舞动长裙;花纹分布自然和谐,色彩搭配融合艳丽,颜色交叉的地方有明显的分界线;鳞片完整,无掉鳞现象,体态胖瘦适中,无论静止还是运动都表现出优雅高贵;品种特征明显,除此,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品种特征龙睛类:两眼膨大突出,眼球清晰明亮,犹如算盘珠,大小相等,左右对称。琉金类:头部侧扁尖小,色彩鲜艳,分区清晰身形优雅,各鳍条在水中展开如流泻的瀑布。珍珠类:头尖小,腹部粗圆如皮球,鳞片密布,粒粒饱满可数,排列整齐,尾鳍短小。鹤顶红类:头顶红色肉瘤隆起,呈方印形,厚实丰满,覆盖头顶,周身洁白如玉,无杂斑。狮子头类:肉瘤发达致密呈花形、草莓状等,包裹整个头部,两眼陷于肉瘤中。虎头类:背部光滑平坦,无剌,呈梳子形,尾柄适中;(2)繁殖年龄[2]雌鱼应选择2--4龄,最好2--3龄,雄鱼1--2龄。1.2亲鱼培育金鱼人工繁殖的首要环节就是根据其生活和繁殖习性,利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来培育出优良的亲鱼。金鱼亲鱼的培育不同于金鱼的养殖,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产卵量和子代的正品率,因此强化亲鱼的培育要引起养殖者的高度重视。1.2.1前期准备养殖池:亲鱼放养前几天将所用的养殖池彻底清洗、消毒,然后每池放入50cm左右的水,经充分曝气后可供使用。网箱:每池准备三个网箱,清洗、消毒,于亲鱼放养前一天吊挂于养殖池中。挑选时应注意网箱结实耐用、无缝无洞。1.2.2亲鱼放养购回的亲鱼不可直接放入网箱中,应先测试网箱中水温及原培育水温,如两者一致则可立即放入,否者应将亲鱼及尼龙袋一同放入网箱中,待水温一致后再进行放养。放养时注意动作轻缓,正确的方式是打开袋口,让亲鱼自然游动到网箱中,切忌动作粗鲁使亲鱼受到惊吓。放入后注意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1.2.3培育方式雌雄单养,临产前2~3天合群。1.2.4饵料营养可采用人工饵料与生物饵料配合使用。[3]人工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宜低于30%,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每天四次,少量多次。适当的投喂水蚤,捞取的水蚤在投喂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严防带入细菌及寄生物,可用1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或2.43mg/L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20分钟。1.2.5日常管理每天应多次巡池,测量水温,观察亲鱼的活动情况,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检查,以防大面积爆发疾病。[4]亲鱼培育期间换水带来的水温骤变会刺激雌鱼产卵,如果卵子不完全成熟就被产出,会严重影响亲鱼的性腺发育,从而影响到亲鱼的产卵率和受精率。因此,除非必要最好不要换水。1.2.6疾病防治刚买回的亲鱼由于环境突变及在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引发的感染等,初期死亡率较高,应及时检查死亡或发病亲鱼,找出死亡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对其他亲鱼潜在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5]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