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习报告题目:越南文蛤人工繁育技术课程海水贝类增养殖学学生姓名学号班级实习地点实习时间指导老师越南文蛤人工繁育技术实习报告1.实习的目的和意义(1)通过越南文蛤人工繁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学会运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2)掌握越南文蛤人工繁育技术的原理,了解影响东风螺人工繁育的各个流程,并学会掌握、控制和分析影响东风螺人工繁育的环境因子;(3)深入实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勤于思考的优良品德;(4)通过实习,让学生找出自身情况与社会实际的差距,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为以后的学习及时补充相关知识和技能。2.材料与方法:亲本:越南文蛤图一越南文蛤白壳色壳长:53.45mm壳高:44.85mm壳宽:30.63mm红壳色壳长:49.74mm壳高:42.09mm壳宽:25.87mm饵料:小球藻、酵母片药物:土霉素工具器械:潜水泵、大小水桶、烧杯、显微镜、胶头滴管、玻片、电筒、气石、气管、气坠、鱼线、铁钉、胶勺、筛绢袋(400目、200目)、贮水池、育苗水泥池、过滤袋、遮阳网等。3.方法(操作规程)3.1育苗场地的准备在越南文蛤亲贝购回前,清洗、消毒室外育苗池,清洗育苗池时有一技巧,即使用草酸清洗育苗池壁的杂藻、青苔、有机质等。盖遮阳网、拉鱼丝,铺设气管、气石。为育苗做好充分的准备。气石要求每1m²铺设4个气石。经过300ppm的高锰酸钾消毒后,注满海水并充气。受精卵发育至D形幼虫时,还需在池面盖一层遮阳网以营造一个阴暗的环境让贝苗均匀分布在各水层,因幼虫趋光习性,为避免幼虫集中在部分水层,而导致密集缺氧死亡。3.2亲贝的处理3.2.1亲贝的促熟催产越南文蛤购回后,放在阴凉干燥处进行应按刺激约3小时进行促熟催产,放入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3分钟,然后用水清洗亲贝,去除高猛酸钾;亲贝均匀放入塑料框中,塑料框四周绑有泡沫以作浮子以方便操作机观察亲贝的产卵排精。越南文蛤行体外受精,雌雄亲贝混合放入孵化池中并充气即可。待亲贝产卵排精完后,应及时取出亲贝,以免因亲贝的滤食作用,影响幼虫的孵化率。亲贝产卵排精需要一个安静及阴暗的环境,观察亲贝产卵排精时,不宜喧哗和灯光不能长期照射亲贝。图二雌雄亲贝(白壳色)在水中产卵排精,烟雾状为排出的精子3.2.2倒池分苗越南文蛤的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大约经过13小时,即可发育至营浮游生活的D形幼虫,由于孵化池中幼虫的密度较高,需要分苗,降低密度进行培养。为了不对D形幼虫造成损伤,采用虹吸收集幼虫的办法。具体的分苗操作:①在育苗池外的集苗池内放入水桶,以升高集苗池的水位,降低水压。在水桶内还放入直径约400μm的塑料框,以承接400目的捞网收集D形幼虫。②使用消毒后的虹吸管,进行抽水,注意控制水流,以免水压过高而对幼虫造成损伤。③400目的捞网收集幼虫,约孵化池中每排掉5cm的水时,应转移收集好的幼虫,均匀的分配到不用的育苗池中进行育苗的操作。3.2.3日常检测及管理操作3.2.3.1检测D形幼虫的密度及生长速率每天在气管周围取三次水,检测其密度。每次取水样为50ml,向水样滴入2滴碘酊麻醉幼虫沉入底部,轻轻摇动,幼虫即可聚集在烧杯底部的中央,用细长的玻璃胶头滴管吸取至载玻片上,镜检计数测量其变化密度计生长状况。5月29日,由于育苗池中D形幼虫的密度太低,被迫排塘。后育苗池,经清洗、消毒后用于幼虫的倒池附着。在购进第二批亲贝时,重新测量越南文蛤幼虫的密度变化情况图三越南文蛤D形幼虫密度变化趋势由图三可以看出密度是先增加后下降,分析原因可能有①由于光线的原因,因幼虫有趋光的习性,造成上层密度过高;②没有进行上层、中层、下层水均匀采样;③操作人操作不正确,造成误差。随后的几天,幼虫的密度经快速下降后逐渐稳定,表明幼虫已经适应环境并稳定存活,存活率逐渐稳定图四越南文蛤D形幼虫生长速率的变化由图三可以看出,越南文蛤的前期的生长速率比后期的生长速率要快,在6月11日当天,壳长下降,有可能由于将要附着的D形幼虫下沉,影响了测量结果,根据后面的测量结果,再一次出现壳高和壳宽再一次逐渐生长。每天上午9:00和下午5:00测量育苗池水的温度和盐度等环境因子,监测海水的盐度,由于育苗过程中,受雨水的影响而降低海水的盐度进而影响幼虫的存活率,若海水盐度过低应及时换水,注入新鲜的海水。育苗过程保证充气,充气量使水呈微波状。3.2.3.2投饵及用药每天上午9:00,下午17:00投喂8-10L小球藻,小球藻的来源于红罗非鱼培育池,经300目筛娟网过滤均匀全池泼洒,每天投喂0.2ppm的酵母片,隔天投喂0.5ppm的土霉素。投喂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