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察设计34章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234 大小:29.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道路勘察设计34章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学习教案.pptx

道路勘察设计34章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地面(dìmiàn)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一)关于纵坡极限值的运用根据汽车动力特性和考虑经济等因素制定的极限值,设计时不可轻易采用应留有余地。一般讲,纵坡缓些为好,但为了路面和边沟排水,最小纵坡不应低于0.3%~0.5%。(二)关于最短坡长坡长不宜过短,以不小于计算行车速度9秒的行程为宜。对连续起伏的路段,坡度应尽量小,坡长和竖曲线应争取到极限值的一倍或二倍以上,避免锯齿形的纵断面。(三)各种地形条件下的纵坡设计1.平原、微丘区:保证最小填土高度(gāodù),作包线设计。2.山岭、重丘区:按纵向填挖平衡设计。第二节汽车(qìchē)的动力特性与最大纵坡汽车(qìchē)传动系统:汽车的动力传递方式(fāngshì):动力扭矩(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万向节头轴)主传动器及车轴驱动轮汽车(qìchē)的驱动力3.汽车(qìchē)的驱动力进气(jìnqì)行程1.空气阻力汽车在行驶中,由于迎面空气质点的压力,车后的真空吸力及空气质点与车身表面的摩擦力阻碍汽车前进(qiánjìn),总称为空气阻力。将车速(chēsù)v(m/s)化为V(km/h)并化简,得2.道路(dàolù)阻力(1)滚动(gǔndòng)阻力汽车在坡道倾角为α的道路上行驶时,车重G在平行于路面方向的分力为Gsinα,上坡(shànɡpō)时它与汽车前进方向相反,阻碍汽车行驶;而下坡时与前进方向相同,助推汽车行驶。坡度阻力可用下式计算Ri=Gsinα因坡道倾角一般较小,认为sinα≈tgα=i,则Ri=Gi(N)式中:Ri——坡度阻力(N);G——车辆总重力(N);i——道路纵坡度,上坡(shànɡpō)为正;下坡为负。RR=G(f+i)式中:f+i——统称道路(dàolù)阻力系数。汽车变速行驶时,需要克服其质量变通运动时产生的惯性(guànxìng)力和惯性(guànxìng)力矩称为惯性(guànxìng)阻力,用RI表示。汽车的质量:平移质量旋转质量惯性阻力(zǔlì)计算:1.汽车的运动(yùndòng)方程式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当驱动力与各种行驶阻力之代数和相等的时候,称为驱动平衡。其驱动平衡方程式(也称汽车的运动(yùndòng)方程式)为T=R=Rw+RR+RI2.汽车(qìchē)的行驶条件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即T≤Gk式中:——附着系数,主要取决于路面的粗糙程度和潮湿泥泞程度,轧胎的花纹和气压,以及车速和荷载(hèzài)等,计算时可按表3-5选用;Gk——驱动轮荷载(hèzài),一般情况下,小汽车为总重的0.5~0.65倍,载重车为总重的0.65~0.80倍。(四)汽车(qìchē)的动力因数(六)理想(lǐxiǎng)的最大纵坡和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七)最大纵坡1.设计速度为120km/h、l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jìshù)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2.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jìshù)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1.计算(jìsuàn)加、减速行程由ds=vdt,a=dv/dt,得内容: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最大坡长:陡坡(dǒupō)路段1.最短坡长限制《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短坡长不应小于2.5Vm。城市道路最小坡长按表3-15选用。《标准》规定各级公路(gōnglù)最大坡长限制。城市道路最大坡长按表3-12选用(xuǎnyòng)。(三)纵坡及坡长设计(shèjì)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jǐnliàng)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适用条件:横向排水不畅路段:长路堑、桥梁、隧道、设超高的平曲线、路肩设截水墙等。当必须设计平坡(pínɡpō)(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不出现反坡,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允许渐变率。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2、缓和(huǎnhé)坡段3.平均(píngjūn)纵坡1).定义(dìngyì):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附:合成坡度公式(gōngshì)推导附:合成(héchéng)坡度公式推导当陡坡与小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