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名词解释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潜在产量:各期都充分就业是对应的产量。利率效应: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总供给:是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或国民收入)。古典的AD—AS模型: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总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带来产量的增加。二、1.C2.C3.B4.C5.A6.A7.D8.A9.A三、1.×2.×3.×4.×5.√6.×四、1.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因为,当价格水平降低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是货币市场和均衡利息率下降,社会上投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总产出量的扩大。因此,AD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在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复杂而迂回的反方向的变动关系。2.试比较古典的AS—AD模型与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3.试比较IS—LM模型与AD—AS模型。答:(1)两个模型的相同点:都能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即说明总需求变动对产出的影响。①在IS—LM模型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入和利率同时上升;反之,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效果则相反。同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利率下降,收入增加;反之,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则相反。②在AD—AS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会使AD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收入(或产量)和价格同时上升;反之,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会使AD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收入(或产量)和价格同时下降。(2)两个模型的不同点:AD—AS模型还能说明总供给变动的情况。由于技术改进(或由于企业的设备投资增加)而造成的生产能力增大会使A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或产量)增加而价格下降;反之由于从国外购买的投入品价格上涨会使AS曲线向左移动,收入(或产量)下降而价格上升。4.总供给曲线是怎样形成的?答:总供给函数是指总产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而总供给曲线是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达。并且按照货币供着价格水平进行调节所要求的时间的长短,宏经中有三种供给曲线:古典、凯恩斯、常规总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家一直认为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价格和货币工资具有伸缩性,经济的就业水平会处在充分就业的状态上。所以认为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是针对当时西方世界都处于严重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经济社会存在着大量的失业人口和生产能力提出来的。5.总需求曲线和单个商品的需求曲线有什么不同?五、1、解(1)Ys=Yd20P=1000-20PP=25,Y=500.(2)20P=(1+10%)(100-20P)P=26.2,Y=524.(3)Ys=(1-10%)20P2、解:(1)由y=c+i+gy=(800+0.8yd)+(200-50r)+200=800+0.8×(y-0.25y)+200-50r+200=0.6y+1200-50r解得:y=3000-125r,为IS曲线;由0.4y-100r=解得:r=-0.004—,为LM曲线;将LM曲线的方程代入IS曲线的是总需求函数;y=2000+(2)当P=1时,y=2000+750=2750,r=0.004×27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