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非我行我素------讓孩子伴隨--讓孩子伴隨「「「修己善群「修己善群」」」的美德成長」的美德成長服務學校:臺北市永安國民小學作者:史詩琪摘要品格教育的目的是讓一個人知道在未來應該如何自處,人的一生中要做許多的決定,每個決定都會影響到其他人,所以我們應該提供孩子一些思考與判斷的準則,讓他們在面對問題的情境時,能有足夠的問題解決能力,以適應未來多變的多元環境。「帶著孩子一起思考與判斷」遠比要求他們要怎麼做更有用,五年級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逐漸建立,因此更需要家長與老師適時的引導,才能讓孩子有不斷修正思考模式的機會。本次的閱讀活動,希望讓孩子每週閱讀一篇故事,藉由親師生對話的過程,一起討論並且分享故事的內涵與價值,進行價值澄清,讓孩子更加身心平衡,除了在學校能學習到知識技能與社會技能,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修己善群的美德,使學校教育能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關鍵字:品格教育、閱讀教學I壹壹壹、壹、、、緣起緣起人生的第一堂課:::品格與教養:品格與教養「一個國家的興盛,不在於國庫的殷實、城堡的堅固或是公共設施的華麗,而在於公民的文明素養,也就是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遠見卓識和品德的高下。」(遠見雜誌,2003)在台灣,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之後,強調能力而忽略德育的問題顯而易見,加上大環境隨著時代變遷,品德價值觀容易因時空的轉變而產生混淆,使得孩子在價值型塑的關鍵時刻,錯失了許多學習與自省的機會,那麼,在小學裡,老師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呢?品格又要怎麼教呢?品格教育的目的又是什麼呢?因此,本行動研究將側重引導與紀錄學生修己善群的教學活動,教學省思包含級任老師、學生及家長的觀察與訪談記錄。一一一、一、、、問題描述問題描述:::品格教育的目的是讓一個人知道在團體中應該如何修己善群,由於現今家庭教育的失衡,所以教師必須在失衡的品格教育中,於學校中提供孩子一些思考與判斷的準則,讓他們在面對團體生活中出現的問題情境時,能有足夠的「思考與判斷」能力,提升自我問題解決的能力,以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帶著孩子一起思考與判斷」遠比要求他們要怎麼做更有用,五年級的孩子自我意識已經逐漸建立,因此更需要家長與老師適時的引導,使孩子有不斷修正思考與行為模式的機會,並在生活中實踐修己善群的學校教育目標。二二二、二、、、解決方案解決方案:::根據美國波士頓大學提出的教學模式,包含五個步驟:榜樣、解釋、勸勉、環境、體驗,及品格的六大支柱:尊重、責任、公平、信任、關懷、公民責任,在美國已經發展出一套實用的教材(遠見雜誌,2003)。於是我重新思考品格教育中有關修己善群的內涵,並企圖讓故事引發孩子閱讀的興趣,藉由故事主角的人格特質(((楷模(楷模))),帶著孩子依照正確的閱讀步驟),跟著故事的脈絡,在舊有的1認知基模上做有效的閱讀,引導出修己善群的美德(((解釋(解釋))),並透過同儕分享)、師生分享、親子分享的過程(((勸勉(勸勉))),重塑孩子的價值觀),讓親師之間都能在每一次的互動,發現問題,導正孩子偏差的思考模式,最後配合班級的突發事件與故事作連結,營造修己善群的班級環境(((環境(環境))),增強在團體生活中的實踐價值),引導孩子在生活中時時體現所學(((體驗(體驗)))。)三三三、三、、、預期目標預期目標:::本次的閱讀活動,希望讓孩子每週閱讀一篇故事,藉由親師生對話的過程,一起討論並且分享故事的內涵與價值,進行價值澄清,讓孩子更加身心平衡讓孩子更加身心平衡,,,除,除除除了在學校能學習到知識技能與社會技能,,,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修己善群的美,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現修己善群的美德德德,德,,,更能融入學校的團體生活讓學校教育更能融入學校的團體生活讓學校教育,,,能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能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貳貳貳、貳、、、活動設計活動設計一一一、一、、、實施方式實施方式:::將週五的晨光時間設計為閱讀課(共十週),選擇圓神出版的「美德書」作為全班共讀的讀本,並依照班上孩子需要成長的方向,選擇自律、、、友誼、友誼、、、工作、工作、、、毅力、、、誠實五大、誠實五大主題,,,作為,作為「「「修己善群「修己善群」」」的教學主軸」的教學主軸,進行主題式的班級閱讀活進行主題式的班級閱讀活動動動,動,,,由於每篇故事的篇章不多由於每篇故事的篇章不多,,,所以著,所以著重在故事內容的引導與討論,,,並配合故事,並配合故事主題設計相關的活動,,,與班級的突發事件做連結,與班級的突發事件做連結,,,強化美德在生活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