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东西方的先哲ppt.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5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1东西方的先哲ppt.doc

考点1东西方的先哲ppt.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考点要求】1、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观点,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年份年龄大事记前5511岁9月28日,出生于前53715岁立志学习前52230岁开始办,收徒讲学———前50151岁定公任孔子为前50052岁升为司空,旋升为前49953岁以司寇摄相事前49854岁堕三都失败,结束从政前49755岁离鲁到卫,开始前48468岁返鲁,授徒讲学,前47973岁去世主要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学术成果①礼:“克己复礼”;②仁:“仁者爱人”③中庸:“过犹不及”、“和而不同”①有教无类,开创私学②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二.哪些因素催生了孔子的言与行?1.客观上:东方社会环境特点社会环境主张经济以农耕自然经济为主政治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政治1宗法制、分封制与礼乐制度(等级社会/家国一体)2春秋时期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伦理礼:君君臣臣中庸:过犹不及文化1有2500年以上之积累文教编订“六经”2宽松的思想与学术环境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主观上:勤奋好学,广泛游历,积极有为1.当时有何影响?昙花一现/弟子三千2.身后有何影响?(1)其学说得到传播与发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主流思想(2)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六经”(3)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办学形式/教学方法)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如果彼此交换,还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各有两种思想。”;“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领域成就哲学生物学物理学①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②确定研究对象,提出哲学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了动植物的分类研究体系指出具体事物的组成(形式和质料)逻辑学创立“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教育学创立吕克昂学园,著书立说,创造宽松学术环境;和谐发展教育观伦理学中庸之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前384-323年)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思想主张特点社会环境主张经济哲学政治1政治伦2文化1理2教育以工商业与海外贸易为主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政治小国寡民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从古典时代向希腊化时代过渡受古埃及等文明影响宽松的思想与学术环境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中庸之道教学方法别具一格——逍遥学派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他在逻辑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都留下了许多开创性的著作,留下了丰富的遗产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中庸之道”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法治”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方法一:列表把握二大思想家的基本思想主张和成果分类孔子亚里士多德思想成果政治主张教育成果学术成果仁、礼、中庸中庸(“中道”)以德治民、施仁政法治优于人治兴办私学、有教无类吕克昂学园整理“六经”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分类、逻辑学、三段论、《政治学》10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B.墨子C.普罗塔戈拉D.亚里士多德自西汉以来,无论是王朝的兴衰,还是皇权的更迭,都没有能动摇孔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孔子倡导A.仁B.礼C.中庸D.有教无类方法二:选取角度进行比较例1:孔子和亚里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