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上期中试卷.doc

八年级上期中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精挑细选(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下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福州和厦门是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幅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A、家庭暴力和失火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C、鸦片输入D、烟草输入3、“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的“本大臣”指()A、魏源B、林则徐C、李鸿章D、关天培4、在清政府“海防”和“陆防”之争中,力主加强西北边疆的防御,并收复新疆的是()A、郑成功B、林则徐C、李鸿章D、左宗棠5、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期间()A、道光帝B、咸丰帝C、同治帝D、光绪帝6、洋务运动产生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7、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A、旅顺战役B、黄海海战C、威海卫战役D、平壤战役8、八国联军不包括以下哪个国家()A、日本B、奥地利C、意大利D、沙俄9、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A、慈禧太后B、曾国藩C、李鸿章D、奕忻10、洋枪队统领华尔被太平军击毙于()A、上海B、青浦C、南京D、慈溪11、义和团运动兴起于()A、山西河南直隶B、山东山西河南C、山东河南直隶D、江西河南直隶2212、在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A、创办报刊B、发展农工商业C、开办新式学堂D、训练新式陆海军13、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同盟会D、光复会14、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下面哪句话的表述是不正确的()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D、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15、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里“鞑虏”指的是()A、西方列强B、满族人民C、满清贵族D、少数民族16、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①李大钊②陈独秀③胡适④邹容⑤鲁迅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17、有位老人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A、1918年B、1919年C、1920年D、1921年18、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A、福州船政学堂B、长沙时务学堂C、京师同文馆D、京师大学堂19、被誉为“中国大众传播媒体的先驱”的是()A、《新青年》B、《沪报》C、《申报》D、《时务报》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道光皇帝仅仅留下了几张宝贵的个人照片B、孙中山设计了中山装C、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定军山》D、辛亥革命后大兴剪辫之风二、填之有益(每小空1分,共10分)21、不平等条约中《___________》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____________》规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22、19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山东沦为_________的势力范围23、_______朝时,科举制度创立,_______年,科举制度被废除。2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康有为和领导的。25、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三民主义分别是指、和。三、挑挑毛病(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错误内容,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每小题332分,共10分)26、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英国。27、《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沙市、重庆、苏州和汉口。28、《海国图志》的作者是林则徐,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9、中国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的人是鲁迅。30、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四、史料阅读(共14分)31、“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法国)维克多·雨果请回答:①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②两个“强盗”分别指谁?(2分)③“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32、阅读下列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请回答:①材料中的“德先生”和“赛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