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_404.docx
上传人:Ch****91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_404.docx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_40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精选】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尝试按物体的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巩固14的数数。2、乐于与同伴进行交流,体验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鱼竿、篮子人手1份,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小鱼若干,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鱼缸各一个,其他形状的鱼缸一个。活动过程:一、和猫妈妈一起做运动1、你们看看我是谁呀?(猫妈妈)今天我来扮演猫妈妈,你们来扮演猫宝宝,好不好?2、宝宝们,和妈妈一起做做操吧。老师念儿歌,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做操。二、小猫钓鱼1、现在妈妈带你们去散步,好吗?这里有好多小兔子,我们和小兔打个招呼,小兔你好!咦,前面是什么呀?我们过去看看。2、原来这里是个池塘,里面有许多鱼,这些鱼长的.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颜色呢?3、池塘里有这么多的鱼,宝宝们想不想把他们钓上来呀?看看妈妈手里这个是什么呀?(鱼竿、篮子)教师示范:我把鱼竿轻轻地放下去,一条小鱼上钩了,这条小鱼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呢?我再来钓一条,这条是什么样子的?这条呢?4、你们看看妈妈一共钓到了几条鱼呀?(一起点数)5、幼儿自主钓鱼。你们想不想来钓鱼呀?每人去拿一个篮子,找个空地方钓鱼。6、带幼儿回到座位。宝宝,拿好你的篮子到妈妈这里来,我们要回家了。7、分散交流: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钓了几条鱼,是什么样的?8、请个别幼儿交流。三、小猫养鱼1、宝宝们,我们钓了这么多的鱼尝尝味道吧,今天宝宝的本领很大的,钓了很多鱼,这么多的鱼吃不完,怎么办呀?(幼儿自由想办法)妈妈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把它们养在鱼缸里,等想吃的时候再吃。2、出示鱼缸:这个鱼缸是什么形状的呀?圆形的小鱼说我喜欢住在和我相同形状的鱼缸里。这里还有正方形的鱼缸,我们请什么形状的小鱼住进去呀?三角形的小鱼住在哪里呢?师演示贴的方法。3、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4、刚才我们把小鱼都养在了鱼缸里,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小鱼呢?但是这些小鱼喜欢住在和它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鱼缸里。这个鱼缸没有颜色,妈妈变个有颜色的鱼缸好不好。请小鱼住在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鱼缸里吧。5、请幼儿送小鱼,并一起检查。6、宝宝们,现在小鱼都养在鱼缸里了,我们去外面看看哪里还有小鱼,和客人老师说再见。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2新一轮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改版使用,与老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在对"多与少"方面的教学内容上实质没有多大的变动,只是在教学"多与少"的相关问题时,侧重于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归类总结,其好处在于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数学思维。可这一来,不少学生在对"多与少"的理解时,却容易产生混淆(特别是高年级中的分数复合应用题,混淆就更严重了),现就此问题作以下一些探讨性分析。1.简单"多与少"的理解小学低年级就开始给合"图文"对"多与少"问题开始进行相关的训练教学,当然,这类问题对这些小学生来说,也许会答得津津有味,但要真正理解其中数学量的含义,我想应该没有几个学生弄懂。比如: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学生都知道是用"大数"减"小数"),虽然问法不同,含义不同,但在同一个题中都可以用同一个减法算式。例如:小明有8个苹果,小东有5个苹果,小明比小东多几个?小东比小明少几个?其解答都是用同一个算式:8-5=3(个)。2.一般"多与少"的理解进入中年级后,"多与少"的教学内容就更进了一步,我认为在此阶段,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几方面的难度。第一、在数字上稍偏大,学生会列算式,但容易算错;第二、条件比原来要多了,也就是说不像低年级学习时的只有两个量,而现在出现了第三个量,运算过程也多出了一步;第三、给出的条件开始有了转弯,这种新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学生一时还不易掌握。例如:(1)甲有1200元钱,乙有8500元钱,甲比乙少多少元?乙比甲多多少元?(像这样只有两个量,学生都知道是用大数减去小数,只是计算难度稍大一点)。(2)小红有70元钱,小华有85元钱,小西有80元钱,小红比小华少多少元?小华比小西多多少元?(此类给足条件的应用题,只要学生多加细心,找准了谁和谁比、问题也会迎刃而解)(3)甲有7个桔子,比丙少3个桔子,而丙比乙又多5个桔子,甲比乙多多少个?(给出的条件有了隐性条件存在,学生就容易产生思维上的混乱了。解答方法:首先求出丙的7+3=10(个)、然后求出乙的10-5=5(个)、最后用甲的个数减去乙的个数7-5=2(个),因此,读懂题意是首要,找出乙的个数是关键)。3.复杂"多与少"的理解小学高年级的"多与少"教学,其复杂之处就在于分数应用题方面了,很多学生就会直接求出,如: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乙或甲-乙,这样的求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