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合同方信息1.1甲方(出让方/提供服务方)1.1.1甲方名称:1.1.2法定代表人:1.1.3注册地址:1.1.4:1.1.5传真:1.1.6:1.2乙方(受让方/接受服务方)1.2.1乙方名称:1.2.2法定代表人:1.2.3注册地址:1.2.4:1.2.5传真:1.2.6:第二章定义与解释2.1定义2.1.1在本合同中,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规定,下列术语具有以下含义:“合同资产”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除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会计准则”指规定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编制的原则、方法和程序的规范。2.2解释2.2.1本合同中的标题仅为方便阅读而设,不应影响对本合同条款的解释。2.2.2除非另有明确说明,本合同中提及的“包括”应被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第三章合同资产的范围与确认3.1合同资产的范围3.1.1双方明确,本合同所涉及的合同资产涵盖以下具体内容:[详细列举合同资产的范围和类型]3.1.2对于可能存在争议或模糊的资产是否属于合同资产的范畴,应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及双方协商一致的原则进行判断。3.2合同资产的确认条件3.2.1合同资产的确认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3.2.1.1企业已与客户签订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3.2.1.2企业已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将商品或服务转让给客户。3.2.1.3企业因已履行的履约义务而有权收取的对价很可能收回。第四章合同资产的计量4.1初始计量4.1.1合同资产应按照企业为履行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4.1.2初始计量时,应考虑可能发生的预计损失,并进行相应的减值准备计提。4.2后续计量4.2.1在后续期间,合同资产应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进行减值测试和计量。4.2.2如有必要,应根据新的信息和情况对合同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第五章合同资产的列报与披露5.1列报5.1.1企业应在财务报表中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合同资产进行恰当列报。5.1.2列报的方式和位置应符合财务报表编制的规范和惯例。5.2披露5.2.1企业应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与合同资产相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5.2.1.1合同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减值准备的金额。5.2.1.2合同资产的账龄分析。5.2.1.3与合同资产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5.2.1.4合同资产的形成原因和交易背景。第六章合同资产的转移与转让6.1转移条件6.1.1合同资产的转移应满足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6.1.2转移时,需确保受让方具备充分的权利和能力承接该资产。6.2转让程序6.2.1双方应按照约定的程序办理合同资产的转让手续。6.2.2包括但不限于签署转让协议、通知相关方等。6.3权利与义务转移6.3.1随着合同资产的转移,与之相关的权利和义务也应相应转移。6.3.2转让方应向受让方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以确保权利义务的顺利承接。第七章合同资产的减值与核销7.1减值迹象7.1.1当出现以下迹象时,应评估合同资产是否存在减值:7.1.1.1客户的财务状况恶化。7.1.1.2合同履行出现重大困难或纠纷。7.1.1.3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影响客户的支付能力。7.2减值测试7.2.1应定期进行减值测试,测试方法应符合会计准则要求。7.2.2考虑前瞻性信息和历史经验等因素。7.3减值计提7.3.1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及时计提减值准备。7.3.2减值准备的计提金额应合理反映合同资产的可收回金额。7.4核销条件7.4.1当合同资产符合以下条件时,可予以核销:7.4.1.1确定无法收回且已采取所有必要的追讨措施。7.4.1.2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核销标准。第八章合同资产的风险管理8.1风险评估8.1.1定期对合同资产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8.1.2评估因素包括客户信用状况、市场环境变化等。8.2风险应对措施8.2.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8.2.2如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完善合同条款等。8.3监控机制8.3.1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8.3.2监控内容包括合同履行进度、客户支付情况等。第九章合同资产的审计与监督9.1审计要求9.1.1合同资产应接受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监督。9.1.2提供真实、完整的相关资料和信息。9.2审计重点9.2.1审计人员重点关注合同资产的确认、计量、列报等是否合规。9.2.2检查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9.3监督机制9.3.1建立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合同资产的管理符合规定。9.3.2对违规行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