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破产的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然破产的案例分析.doc

安然破产的案例分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然破产的案例分析2011年5月一、安然公司的背景介绍1.安然公司的历史安然公司是由肯尼斯·雷于1985年策划兼并了实力超过自己一筹的竞争对手——InterNorth公司后为公司取名为安然公司的,在成立之初,公司的主业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及传输。肯尼斯·雷领导公司一边生产天然气,一边依托其与业界及华盛顿的良好关系大力宣传天然气是未来能源的理论,并铺设管道至客户端。当安然在全美天然气供应商中仅列第13位的时候,就已建起美国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输送量达到全美消费总量的1/5,形成其后能源输送业务的雏形。随着美国政府在80年代后期解除对能源市场的管制,一方面,天然气价与油价的波动给人们制造了交易的商机,另一方面也因此增加了许多能源消费商对控制能源价格风险的需求。这两种因素构成了能源期货与期权交易勃兴的契机。安然于1992年成立了“安然资本公司”,成为这一新市场的开拓者和霸主。在此期间,安然也开始了国际化的道路,于1991年在英国建立第一家海外发电厂。到1995年,安然的收入有22%来自安然资本公司,12%来自国际项目。安然的销售收入从1996年的133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008亿美元,而其净利润从1996年的5.84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9.79亿美元。对于本已是巨型公司的安然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增长水平。安然很早就进入了《财富》杂志的美国500强企业名单,并从1995年起被该杂志评为“最富创新能力”的公司,连续六年排名居于微软、英特尔这些大公司之前。2.安然的市场策略及竞争优势安然的市场策略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1、在逐步解除能源管制的新兴市场,先建立有形资产,例如电厂、水厂以及油气管线等,以期抢占市场商机;2、以其在新兴市场良好的收益,吸引其它企业进入,使市场达到特定规模,拥有足够多的参与者,从而使市场机制发挥作用;3、随着市场的成熟,竞争趋于激烈,市场价格产生波动,于是安然放弃有形资产,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电子交易平台及创新的金融工具从事交易套利。分析安然迅速崛起的原因,可以发现其竞争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战略联盟建立了功能强大的战略性资产网络,从而使公司能够以更强的适应性和更快的速度为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最优解决方案。2、拥有较强的流动性和“造市”能力,从而相应获得价格和服务优势。3、创新的风险管理技能使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可信赖的价格及交付。4、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客户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交易商品和服务。二、安然破产的原因分析1.安然破产的直接原因根据安然2000年11月8日向SEC提交的8-K报告、安然内部调查报告、安然听证会证词以及新闻媒体披露的资料,再结合上述安然破产过程中市场相应的具体反映,我们可以看出,安然崩溃的直接原因主要是由于其通过一系列方式操纵公司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以维持所谓的高增长。当其手段被揭穿后,投资者发现了安然的财务黑洞和欺诈行为,引爆了安然这一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市场的力量最终惩罚了安然。纵观安然的花招来看,安然的破产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至于在2001年11月份因不能偿还到期的几十亿美元的债务而导致申请破产,只能说是安然倒塌的导火索而已了!2.安然的花招90年代后半期开始,为实现其成为世界领先公司的野心,安然进入快速纵深扩张阶段,在全球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业务和投资扩张,并围绕这些能源项目构建其能源批发和零售交易业务,此外还大量涉足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以及宽带业务。安然的快速扩张需要巨额的资本投资,由于这些投资在短期内无法产生满意的收益和现金流,而安然又坚信这些投资在长期会获得较好的收益,从而给安然的财务报表造成巨大的现实压力。安然迫切需要低成本增量资金来支撑其“高增长”的态势。对安然来说,采取直接借举外债为扩张融通资金的方式是没有吸引力的,因为安然投资项目的期初现金流是不足以支撑偿债要求的,并会影响安然的信用评级。而保持信用等级在投资之初对维护安然在能源交易市场的领先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安然也不愿意采取增发新股的方式融资,因为其投资项目在初期产生的收益和现金流也不足以弥补股份稀释、摊薄股权的后果。安然把目光投向了愿意参与安然融资安排的外部投资者。为了维持较高的信用评级及“高增长”的态势,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安然的资产负债表上不能有过多债务,还必须保持收入的快速增长。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安然需要一个特殊的金融工具,以便在持续获得外部低成本资金的同时又能对其增量债务进行资产负债表外的会计处理。循着这一思路,在许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安然以其“过度追求金融创新”的一贯风格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在会计处理上玩弄花招,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大量资产负债表外融资,利用或滥用会计准则的漏洞少报或隐藏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