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重点易错题.pdf
上传人:一条****ee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重点易错题.pdf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重点易错题.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重点易错题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휃=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一劲度系数为푘=100 N/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与物块A接触,物块A与物块B接触且均不粘连,弹簧与斜面平行,物块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质细线跨过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与物块C连接,物块A、B和C的质量均为1kg,物块A、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휇=0.25,且三个物块都可以视为质点。刚开始,用手托住C使细线恰好伸直时,A、B处于静止状态且与斜面间静摩擦力刚好为0,然后松开手,物块C下落时A、B上升,重力加速度为g,cos37∘=0.8,sin37∘=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块C下落速度最大时物块A、B分离B.A、B物块分离时细线的拉力为9NC.从释放C到A、B分离,物块A的位移为12cmD.从释放C到A、B分离,物块A的位移为9cm答案:B解析:CD.刚开始时物块A、B在弹簧弹力、重力和斜面的作用力共同作用下保持平衡,设弹簧的压缩量为푥0,根据平衡条件有12푚푔sin휃=푘푥0得到2푚푔sin휃푥==12 cm0푘释放物块C后,三个物块一起做加速运动,当物块A、B分离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有푚푔+푘푥−2푚푔sin휃−2휇푚푔cos휃=3푚푎对物块B、C整体分析有푚푔−푚푔sin휃−휇푚푔cos휃=2푚푎联立得到分离时加速度为푎=1 m/s2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푥=9 cm所以物块A在这段时间内上升的位移为Δ푥=푥0−푥=3 cm故CD错误;B.对B分析有퐹T−푚푔sin휃−휇푚푔cos휃=푚푎得到细线的拉力퐹T=9 N故B正确;A.因为物块A与B分离时C还有向下的加速度,所以其速度还没有达到最大,故A错误。故选B。22、关于牛顿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B.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C.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D.表达式퐹=푘푚푎中的比例系数k恒为1答案:A解析: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选项A正确;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时,质量大的物体,其加速度一定小,选项B错误;C.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选项C错误;D.表达式퐹=푘푚푎中的比例系数k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的情况下才等于1,选项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质量푀=8kg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퐹=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푚=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휇=0.2,小车足够长。求:从小物块放在小车上开始,经过푡=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푔=10m/s2)()A.1.25mB.1.75mC.2mD.2.25m答案:D解析:小物块放到小车上后,根据题意,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휇푚푔=푚푎1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퐹−휇푚푔=푀푎2设经过时间푡1两者速度相等,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有3+푎2푡=푎1푡解得푡1=2s则小物块在1.5s内,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1푥=푎푡221代入数据解得,经过푡=1.5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푥=2.25m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4、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华行。奥运冠军徐梦桃(无滑雪杖)从助滑坡滑下,从圆弧形跳台起跳,在空中完成空翻、旋转等动作后在着落坡着陆,最后以旋转刹车方式急停在停止区,关于运动员在圆孤形跳台上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阶段运动员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B.在圆弧形跳台最低点时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4C.在此阶段运动员的滑行速率保持不变D.在圆弧形跳台最低点时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答案:D解析:A.运动员在圆弧形跳台上的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支持力和雪地的摩擦阻力作用,没有受到向心力作用,向心力是按效果命名的,不是物体实际所受的力,选项A错误;BD.在圆弧形跳台最低点时,因为进入圆周运动状态,需要向心力,方向向上,所以合力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选项B错误,D正确;C.随着运动员在圆弧型跳台上高度的升高,受向下的重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