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6年第10期当代财经NO.10,2006总第263期CONTEMPORARYFINANCE&ECONOMICSSerialNO.263论“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曹元坤(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人性化管理”是指基于人性的管理方式。人性化管理从理论层面看,其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但在管理实践中却出现了很多与实施者愿望不一致的结果。问题在于人们对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有多种不同的见解,由此也导致人性化管理本身也有多种不同的理解。确定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有假设原则、特定原则和一致原则。人性假设是由动机层面的利己假设、目的层面的满意假设及策划层面的理性假设构成的三维结构。人性化管理就是基于人的利己假设、理性假设、满意假设而实施的管理方式。也即,基于人的利己、理性、满意实施的管理方式才是人性化管理方式,反之,不基于人的利己、理性、满意实施的管理则不是人性化管理方式。关键词:人性化管理;人性;假设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0-0061-08一、问题的提出的理解有密切的关系。如此,我们就有必要研究人性化“人性化管理”(human-basedmanagement),可以管理中的“人性”并以对“人性”的研究为基点来探求理解为一种管理方式或管理思想,是指基于人性的管人性化管理的本质。理方式或管理思想。应该说,人性化管理从理论层面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看,其意义和价值均不言而喻,但在企业人性化管理实自远古时代开始,人们就对自身不断地进行研究,践中却出现了很多与实施者愿望不一致的结果,于是,比如中国的孔子、告子、孟子等,古希腊罗马的米利都部分从事实际管理的管理者从心理上和思想中产生了学派、毕达哥达斯等,他们都对人性及人性化管理有很逆反效应,他们将这些问题大都归结到人性化管理本深入的研究。时至今日,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综合身,认为人性化管理本身不适宜于现时代的企业管理相关研究文献,大概有以下观点:阶段。是不是这样呢?笔者经过分析后认为,之所以产1.从“以人为本”的意义上理解人性化管理。主生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认识人性化管要内容是强调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解放人(开发理过程中出现了看似正确却可能是错误的认识:人性人)等。“以人为本有三层涵义:它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化管理的前提假设是“性善论”、人性化管理是与制度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它是一种价值化管理相对应的柔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重非货币取向。即强调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和解放人(开发激励而轻货币激励的管理、人性化管理是更适宜较高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实践中,要求我们在分素质员工的管理等。也许问题还有很多,但我们指出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运用历史(符合规律发展的问题并不是终极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优要求)的尺度,也要在制度和体制上确立并运用人的尺[1]化管理。度,要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2]与深刻地分析问题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之所以出现“以人为本”有紧密关系的是关注人的主体性,提出从这些问题,是相当部分的学者将“人性化管理”中的人的主体性角度把握人性化管理。认为主体性是人的“人性”作为一个确定性的公共知识,然后根据自己假根本属性,没有主体性,人就不成为人。比如,舒化鲁定的公共知识来进行推理,由此得出人性化管理的有(1997)认为:“人性就是人的共性,是每一个人都共关内容。问题是,人性是不是已经为人们所准确地加以有的。[3]笔者发现,唯有主体性是每个人都共有的,古把握了呢?显然,如果对人性都出现诸多理解分歧,那今中外的人,概莫能外。没有主体性也就不是人。并且么基于出现理解分歧基础上的人性化管理实践就不可所有人的个性也都可由这个共性予以解释说明。所以,能不出现问题。事实上,所有在现实中出现的人性化笔者认为,人性化管理也就是建立在人是主体性存在管理问题,绝大多数与人们对人性化管理中的“人性”————————收稿日期:2006-08-10作者简介:曹元坤,管理学博士,教授,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61·当代财经2006年第10期总第263期这一假定的主体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管理。主体主义人力。同时,人也具有无私奉献、积极进取、勇于承担性化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四道,即责任等人性优点,以及损人利己、懒惰、逃避责任等安人之道、诲人之道、激人之道和律人之道”。人性弱点。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根据人性的优缺2.从人性善恶角度把握人性化管理。何为善恶?点来设计制度,尤其是人才机制,从而使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