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笙介绍及分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金币:14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葫芦笙介绍及分类.doc

葫芦笙介绍及分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4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演艺人才http://www.uestar.cn/葫芦笙介绍及分类葫芦笙,是彝、拉祜、佤、傈僳、哈尼、黎、纳西、怒、普米、苗等族单簧气鸣乐器。彝语称布若、昂。拉祜语称若、若果筚。佤语称拜、拜桂、恩拜因、唔变。傈僳语称玛纽、阿普筚。哈尼语称拉结、报扎。纳西语称妞篾、贝批又。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贵州省毕节地区、安顺地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等地。简介文献记述葫芦笙始于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唐大中(847—859)年间,“夷部乐……有葫芦笙”。唐代樊绰《蛮书》载南诏(今云南大理)“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用相呼召。”《新唐书·南诏传》:“吹瓢笙,笙四管。酒至客前,以笙推盏对釂。”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葫芦笙两江峒中乐。”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葫芦竹,攒竹于瓢,吹之鸣鸣然”。以葫芦为笙斗,细端穿孔接一长管为吹口,接管长25厘米左右。笙管黄枯竹制,有四至八管不等,长9—90、管径1—1.5厘米,环列并微穿葫芦腹部,以蜡固定。每管靠近葫芦处开一按音孔,下端透空为底部按音孔,插入葫芦内的管上嵌有长2厘米、宽0.2厘米的竹制或铜制簧片。葫芦笙的传说彝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笙的传说。1962年8月18日《凉山报》刊载陈元通的《捏觉补惹和他的葫芦笙》一文,捏觉补惹是凉山彝族著名的民间艺人,文章写道:“在很早以前,凉山上住着一个老母亲,她有五个儿子。一天,老母亲赶场去了,五个儿子来到老林里掏鸟蛋。谁知雀窝里盘着一条毒蛇,大儿子先用手去掏,被蛇咬了一口,惊叫一声缩回了手。其他几个儿子也都去试了试,结果都被毒蛇咬伤倒了下去。等到母亲回来时,还有一口气的大儿子对妈妈说:‘我们死后,五座坟上不久就要长出五根竹子,请您把它们砍回来,做成一支五根管子的笙,每一根管子就是我们一个弟兄,您吹着它,就像我们在您身边一样。’后来,老母亲就用儿子坟上的竹子做成一支葫芦笙。有一天,她来到河边,对着浪花翻滚的河水吹奏,越吹越伤心,最后她把葫芦笙丢在一旁投河而死。过路的把她遗下的葫芦笙带回家去,寨子里每户人家都照样做了一支,以表达对母子六人的同情。从此,葫芦笙和笙曲《老母亲调》,就在彝族世代相传下来了。”在澜沧拉祜山寨,相传古时候有一对老夫妇,他们的五个儿女都在外边谋生,有的打猎,有的捕鱼,分散在五个方向,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团圆。老夫妇心灵手巧,从山上砍来“波搭”竹,做成五支精致的竹管,在竹管的底端还削出簧片,用嘴一吹就发出响亮、优美的音响,他们又从竹楼的棚架上选了一个光滑的葫芦,掏出里面籽粒,将五根长短不同的竹管捆在一起,插在葫芦膛里,又在葫芦柄处安了一个木制吹嘴,葫芦笙做好了,吹出了悠扬的乐声,老夫妇高兴极了,他们吹起葫芦笙,五个儿女在远方听到由家乡传来的新奇、悦耳的音调,便从不同方向奔回家中。从此,老两口再也不愁见不到儿女了,葫芦笙就这样在拉祜族流传起来。葫芦笙的构造和笙大致相同,由笙斗和笙管组成。因笙斗用空葫芦制作而得名。利用小葫芦的腹部为笙斗,其细长的柄端接一根细竹管作吹口,笙管多用海拔千米亚热带地区的凤尾竹或黄枯竹制作,有五至八管不等,环列插于葫芦斗中,管底微露于外,用蜡固定。每根笙管在靠近葫芦处都开有一个圆形按音孔,在插入葫芦内的竹管部分镂刻出一个长方形的竹制簧片或装有一个铜制簧片,笙管下端管口通透为底部按孔。葫芦笙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种,形式各地大同小异,高音葫芦笙的笙管高9厘米~16厘米,中音葫芦笙的笙管高21厘米~40厘米,低音葫芦笙的笙管高40厘米~90厘米,虽分三种,但音高不是相隔八度,各种葫芦笙也不进行合奏。各族的葫芦笙彝族彝族的葫芦笙流传地域广阔,多为五管或六管,有的地区还采用木制或铜制笙斗,笙斗到吹口一般长25厘米左右。在四川省凉山州常见的为八管葫芦笙,使用竹簧,在葫芦柄处连接一个较粗的竹管为吹口。云南省楚雄州的低音葫芦笙,第一管高79.5厘米、内径1.3厘米,第二管高64厘米、内径1.2厘米,第三管高55.5厘米、内径1.1厘米,第四管高48厘米、内径1.1厘米,第五管高41厘米、内径1厘米,葫芦长31.5厘米、高5.5厘米,葫芦把加吹管长23厘米,吹口内径0.9厘米,按音孔直径0.5厘米。尤为独特的是:在低音笙管的上端还横置一个短而粗的竹筒为共鸣器,可使音色更加圆润、明亮。云南省保山地区中音葫芦笙,第一管高39.5厘米、内径1.3厘米,第二管高33.5厘米、内径1.5厘米,第三管高29.3厘米、内径1.3厘米,第四管高24.5厘米、内径1.3厘米,第五管高21厘米、内径1.5厘米,葫芦长10厘米,吹管长24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