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作者:吴辉林(芦笙专业)杨昌树苗族芦笙是流传广泛、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民族吹管传统和声乐器。在我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的苗族聚集区中,由于语言、生产、生活、文化、经济状况的差异,各地区的芦笙音乐调式和乐曲风格等方面稍有各异,但是其吹奏方法确大体是相同的。芦笙演奏姿势演奏方法演奏技巧和声的运用乐曲的展现芦笙是少数民族最喜闻乐见的传统和声乐器,其音响效果独特、演奏形式多样、曲调优美动听,它与苗族人民的伦理观念、道德文化、生活习俗息息相关,苗族人民授之为“母亲”,人们通过芦笙这一艺术形式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抒发自己的感情、审美理想,从中获得及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因而,苗族芦笙的演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等方面也是较为丰富的。姿势是给人一种美感的肢体语言。苗族芦笙的演奏姿势大都伴随着舞蹈的动作而形成。但总的来说有三种,即走(跳)式,以及伴随着改良多管(音)芦笙的出现而应运而生的立(站)式或坐式。民间芦笙演奏中最常见的姿势,即芦笙演奏者边吹边舞蹈,舞蹈动作的大小、快慢与芦笙旋律的快慢、强弱息息相关。演奏时,身体要正、腰要直、面向正前方、两脚自然分开、挺胸而不挺腹。一般在改良芦笙的合奏、伴奏或个人练习时最常用。演奏时,具体要求与走(跳)式大体相同,另外坐式不要叠腿。1古今中外,绝大部分的吹管乐器,其音位都是按照音阶的高低顺序排列的,而苗族芦笙是一种边吹边舞、乐舞结合的特殊民族乐器。其指法则是根据手指的运用和民族民间吹奏的习惯来排列的。尽管如此,如何使用正确的运指法对演奏好芦笙还是十分重要的。有的演奏者手持芦笙过紧,有的则不用指头按孔,而用指头下端的关节按孔,这样不但有损美观,还影响到手指固有的灵敏度。因此,不管吹奏民间六管芦笙还是改良多管(音)芦笙,两手必须自然放松,并将需要按的音孔按严密,如稍有偏离,便发不出音来。所以,演奏时最好的方法是用指头按音孔。这样能更好的利用手指固有的灵敏度,两手放松了,应用也自如。否则影响乐曲的演奏表现效果。2芦笙的演奏主要是依靠运用气息的力量来冲击簧片振动而产生音响,呼和吸气均能使其发出声音。一位芦笙演奏者的演奏是否自如、流畅,与用气的正确与否是分不开的。因此,正确地掌握呼、吸的用气方法,对学习和提高芦笙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是格外的重要。嘴唇要含住吹口、胸部要挺直、上身肌肉放松,保持正常的呼吸方法,小腹部用力收缩,形成往上顶的力量,有节制地使气息似一条线似的向外输出,随着气息的减弱小腹部随之收缩,直到把气呼完时止,同时,上下嘴唇不要随着呼气而向外鼓,而是要稍往回收。吸气时,口形、胸部、上身肌肉等与呼气的要求基本相同,但要尽可能把气吸入腹部、使腹随之扩张,随着吸入气息的增多,感觉到把气息压到了腹部或小腹部,而胸部比较放松、舒适,气息随着腹部的伸缩而自然放矢。演奏过程中,不管是呼气还是吸气,要求两腮不凹不鼓,保持自然状态,全靠腹部来控制气息,吸气时不耸肩,呼气时不缩肩,在吹奏过程中若出现头晕脑胀、脸红脖子粗、两腮胀痛,这均是不正确的呼吸方法所致。因此。正确的呼、吸气方法不仅关系到乐曲的准确表现,还关系到演奏者的身心健康。苗族芦笙的演奏技巧由手指操作、舌头活动、呼吸用气等诸方面的互相配合而形成。手指操作可称上手指技巧;舌头活动和呼吸用气可称口内技巧。1、芦笙演奏中的手指技巧。(一般又还可分为基本指法和技巧指法两种。基本指法要求按照规定的指法去按规定的音孔,技巧指法则包括打音、倚音、颤音和磨音。)在芦笙演奏中,打音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某一个音的气势。打音是在本音出现时,根据音乐的需要、和声和指法的方便,运用其他的音(二度以上)来衬托本音,以造其势。谱例:旋律:||6655|226||2255|666||打音:||3030|3030||3030|3030||打音要求手指必须反应灵敏,一触即放、一响即止。打音大都用在强拍或前半拍上。芦笙乐曲和其他乐曲一样,也都有单倚音和复倚音,上倚音和下倚音。使用倚音主要是起到为乐曲装饰润色的作用。但必须视其效果而用。倚音在贵州革家民间芦笙曲演奏中使用较多。在芦笙(还有汉族的笙)的演奏上,手指在按孔上作快速的开或闭,使其产生颤音(波浪式的音)。手指在相邻的两个音孔来回作快速的磨动。2a吹奏单吐音时,舌尖的运动如同人们说话一样,只要舌头轻轻顶住齿龈,依靠呼气或吸气的力量来冲击,发出“吐”的声音,继而气息使芦笙的簧片发生振动而发出声音。单吐音的效果听起来各音之间比较干净、流畅,连续演奏时,声音很清晰。但必须注意两点:①演奏单吐音时要严格把握舌尖的位置,舌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