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公“读书八要”文公(朱熹)是我国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学问十分渊博。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广注经集,著作甚丰,主要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及《朱子语类》等。文公在长期求知、治学过程中,很讲究读书方法。他在“甲寅行宫便殿奏礼”中写道:“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在于居敬而博志”。他的治学之道和学风对后世学者影响甚大。后来有人把他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归结为“朱子读书八要”:一要“持志”。文公认为,持志乃“致精之本”,有志者,才能学而有成;若不立志,则将半知难得,一事无成。二要“循序渐进”。他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指出,学习书本应做到“字求其训,自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这就告诉人们,读书不要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三要“熟读精思”。他说:“大凡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出乎吾之口”。“若读得熟又思得精,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所谓“心与理一”就是把书中内容完全理解,融会贯通,化为已有。四要“虚心静虑”。他认为学习中切忌主观臆测,固执已见;虚心得知识,长见闻。换言之“谦受益满招损”。五要“切己体验”。他主张读书不要停留在书本上“穷义理”,还要进一步“躬行体验”,脚踏实地“动有依据”。六要“做迟钝工夫”。即读书做学问要下一番“笨工夫”。绝对不可仗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走捷径”。七要“节节有疑”。他倡导读书时要多提出疑问,多思考。书读多了,疑问渐多,到了“群疑并出”,为解疑而废寝忘食时,识自会融会贯通,掌握自如。八要“钻进书本”。他反对度表面文章,认为读书要“看着那缝罅处,方寻得道理透彻,看见缝罅时,脉络自开”。(录于《新加坡朱氏公会成立四十年纪念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