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的教学能力及评价一、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1)认识能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认识能力;(2)设计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学设计能力:明确教学目标、讲究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3)传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非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4)组织能力——组织教学能力、组织学生活动的能力、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5)交往能力——教学中的师生交往能力。(2)把教学能力与其它能力作了更为细致的区分教师的一般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和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掌握和运用教学参考书的能力编写教案的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实施目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制作和使用教具的能力教学测试能力等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以一般能力(智力)为依托,通过特殊能力表现出来的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的结合。2.中学教师总结的能力(按重要性排列)10洞察学生心理变化的能力11渊博的知识(知识面广、水平深)12思维能力13概括能力14教师的兴趣爱好15及时发现、纠正学生错误的能力16阅读理解的能力17设计问题的能力18教学反馈能力19实验操作能力20教学诊断能力21控制自身情感的能力22教具演示的能力23科研、教研能力24板书能力25把握相关学科发展并渗透到本学科的能力26写作能力实践工作者所提出的教学能力构成成分较之理论工作者的观点更为丰富,更为具体。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各项教学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相对重要性,这对指导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准确评估教师教学能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3.理论探讨各式各样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能力可以归结为三种:即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1)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设计、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教学能力诸成分中最高级的成分,它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执行者,而且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内在机制。(2)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主要表现为:分析掌握教学大纲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与个性特点的了解、判断能力等。在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3)教学操作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或方式)看,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条理性、连贯性等;非言语表达能力,如言语的感染力、表情、手势等;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如运用教具的恰当性。从教学操作活动的内容看,这种能力主要包括:呈现教材的能力,如恰当地编排呈现内容、次序,选择适宜的呈现方式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如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教学活动形式的组织等;教学评价能力,如及时获取反馈信息的能力,编制评价工具的能力等。上述三种能力互为关联,教学监控能力分别与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直接相关,而教学认知能力与教学操作能力的联系往往是通过教学监控能力而实现的。学科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授某一具体学科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语文教学能力、物理教学能力,这种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更为具体。(3)教学能力的动态分析教学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发展、表现出来的,因此,要深刻认识教学能力,还必须从教学活动过程的角度来分析教学能力。教学活动在时间顺序上可以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针对每阶段活动的内容、能力表现,如下模式图所示。(1)教学前阶段,又称教学的准备阶段,影响制定教学方案的因素有两大类,其一为教师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知识、观念与教学动机;其二为教师之外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特点、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环境。这两大类共同决定了教学方案的内容构成,例如,如何分配教学时间,选择何种教学媒体,组织何种活动等。(2)教学中阶段,即教学的实际实施过程。在这一阶段,教学行为是外在的、可观察的,如教师的板书、提问、演示等,这种行为又可定性地区分为三种活动,即呈现知识、课堂管理和教学评价。针对这三种活动,不论哪一种活动,其顺利进行都有赖于教学监控这一因素的调控。(3)教学后阶段,从时间上看,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这一阶段是拓展传统课堂教学概念的重要环节,即课堂教学结束并不等于教学结束,尤其是从教师职业发展的角度,通过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是必须重视和加强的一环。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