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doc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落实2010全国高职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提出的“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为新一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二)专业建设基本思路:制订并落实我系各专业十二五建设与发展规划,进一步理清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思路,明确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高举技术教育大旗,探索创新适合我院实际的教育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指引,探索“做中学”与“学中做”的科学结合;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多方位合作育人和合作就业,不断提高我系专业办学水平,强化办学质量的保证。二、专业基本情况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是我院主体专业之一。本专业始建于1997年(中职),2001年开始招收专科生。2011年5月在校生148人,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2人、讲师3人。本专业课程改革领先,2门课程荣获学院精品课程;在2009-2010全国电子信息类实践作品评比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三、专业建设目标(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为河北及周边地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新型工业化生产、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能从事电力网和工厂供电施工与维修,并能维修维护常见自动化设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专业定位、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面向河北的供电变电企业,培养从事电网运行的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以主要发展方向为电力网及自动化设备的维修维护。以电力网运行与维护为主,兼顾生产自动化设备的维修维护及设计开发为特色。(三)专业生源状况、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状况生源状况:该专业以河北生源为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状况和社会需求状况:面向冀京津,重点向沧州电力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培养拔尖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所需,提高就业质量。(四)专业发展规模坚持科学发展,本专业保持在校全日制高职生150人左右,拟年招生人数50人/年。(五)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教学工作与改革发展要求,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充满生机的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①总量目标在本规划时限内,要根据专业教学、指导毕业论文等工作和改革发展的需要,积极扩大教师队伍发展规模,专任教师总数应达到15-20人,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6-10人。②结构目标在规定时限内,要积极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和学科结构。加强45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的补充,达到80%以上。③学术梯队建设目标在规划时限内,要加强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加强年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积极培养专业带头人,争取院级以上专业带头人能达到2人。3.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养计划继续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力度,引进硕士以上高学历人员,特别是有企业工作经历五年以上的工程师。继续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力争达到100%。同时,高度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通过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六)专业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1.课程体系建设(1)现有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工作领域的能力需求为依据,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瞄准高素质高技能目标,从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起步,以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兼顾专业拓展能力培养。几年来的探索,构建了“基本素质、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的四级课程平台。如图示。每个平台包括课程、集中实践环节或社会实践、相关能力证书等3个层次。现有课程设置重视机电技术的完整性,拓宽专业视野,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也遵循职业教育规律。(2)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以“基础学中做、专业做中学”的教学新模式为主导,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内涵和层次,建成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优秀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进一步优化项目和任务,紧贴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优化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其课程比例结构更趋合理、课时分配适当。以河北电力产业为背景,跟踪电力技术发展前沿,深化教学内容创新和改革,拓展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精品课程来提高课程质量。(3)课程标准建设在原有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项目课程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为参照,根据电力技术发展趋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