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应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素养包含这么多丰富具体的内容,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呢?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新的课程理念,做了一点尝试。一、加强朗读实践,注重情感熏陶语文实践,即听说读写的实践。其中,朗读是熟练掌握语言材料的基本途径,对提高人文素养起决定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语文教学应加强朗读实践,重视人文内涵的感染熏陶,避免繁琐的语言文字分析讲解,让学生根据课文特点及实际语言水平,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读中升化情感,享受美的乐趣。如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文,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教学时可采用感情朗读、品读欣赏等方法进行训练。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开放”部分,首先抓住描写荷花不同形态的语句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在读中发现“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找出荷花开放的先后状态,从“白、嫩黄、展开、露出、饱胀”感受到荷花开放时多姿多彩的美,让学生通过深情的朗读到达对荷花的无限热爱。同时,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读出文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轻重缓急,虚实浓淡,喜爱憎厌等,从而得到情感熏陶。二、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它给每个学段阅读背诵和积累提出了具体目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语言积累途径其具体如下:1、课内和课外积累相结合。课内和课外阅读积累是相辅相成的。立足课内,着眼课外,以课内带课外,以课外带课内;课内要以精取胜,课外要以博为佳;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叶圣陶先生说:“尽量不布置课文中的作业,让时间给学生背名言警句、背古诗、看课外书”。2、加强背诵技能指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和“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更能让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要有正确的方法。如“理解背诵法”、“分段分层背诵法”、“难点突破法”、“默读强化法”等,同时还要督促学生时常复习,以免过快遗忘。3、督促学生勤于摘抄。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课内指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做好学习笔记;课外勤于动手摘抄,对读到的好词佳句,优秀诗文等,不仅要熟读成诵,还要随手摘抄下来,以便加深印象和今后运用。三、丰富实践活动,提高综合素养丰富语文实践活动,是深化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方式。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合作交流,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1、丰富课堂语文实践活动。课堂上只有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实践告诉我:在语文教学中营造一种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精心设计程序,细致组织教材,让学生通过读、说、画、写等多种实践活动,在课堂上“动”起来。如:课文《四季》一课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前回忆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画一画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再通过展示自己的画,模仿课文来说说四季的景物。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较为兴奋的状态,这样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加强语文与其它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它包含了政治思想、数学、自然、音乐、绘画等知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将各学科知识加以有机渗透,合理延伸,使学生多层次、多范围、多角度地去感受,去领悟,获得全方位的知识技能,全面提高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长期训练。因此,努力改进语文教学,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加强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才能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