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通用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通用多篇).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通用多篇).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通用多篇)【概述】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篇一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反应类型1、基本反应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1)剧烈氧化:如燃烧。(2)缓慢氧化:如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腐烂、酒的酿造等。他们的共同点:①都是氧化反应;②都发热。化学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篇二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⑴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⑵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⑶根据名称:溶液的名称一般为溶质的溶剂溶液,即溶质在前,溶剂在后⑷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三、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①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②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③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九年级化学下册《溶液的形成》知识点(通用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