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pdf
上传人:宏硕****mo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pdf

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万方数据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王新民(195卜),男,福州大学廉政建设研究所(福州,350108),研究员。研究方向:政府经济管李会欣(196卜),女,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州,350108).教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南锐1王新民2李会欣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凸显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诉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融合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理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目标将成为新一轮公共政策架构的基点,将成为中国公共治理理念的价值取J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8年,胡锦涛提出未来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是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长远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09年底,广东省印发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2020))},正式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到科学实施阶段。现阶段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主要是从转移支付、社会公平、和谐社会构建以及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等角度进行研究,鲜有涉及到对均等化水平综合评价的内容,为数不多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研究员12J从入学机会、教育过程和学业成就三方面建立了基础教育公平的评价指标;复旦大学刘宝教授【3J贝0建立了包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服务资源、服务提供、服务结果4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CrimminsEMMJ(2001)和BaickerK[5](2005)以美国作者简介:南锐(198卜),男,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州,3soltm)。研究方向:政府经济管理。向。【1一、相关研究回顾<财经科学》2010/12总273期[内容摘要]以基本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指标体【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熵权一TOPSIS法系,然后基于统计年鉴数据。采用熵权一TOPSLS法对全国31省(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和比较,最后以统计分析结果为基础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区域等级,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理。:..............一...................................................一...........一.............................................●●-●●●_●●●●●●●●_-●---●●●●●●●●●--●●●_●一●●-●●●●●●一●-●-●●●●●_●●●。●●●●,●●●●●●●’-‘-●●-●--●_-●_----●●_●。●。●●●-●-●●-●-●●●-●。。●-●●●●万方数据共服务分配的局面,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和效率;而Simon黼伍tIls[1011970---1990年的数据分别研究了美国教育、性别等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以及医疗服务的地区差异问题。对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的指标研究,大多数学者集中对社会保障基金的收支、社会保险的综合参保率以及低保覆盖率等指标进行评价,代表性的专家有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元竹蚓6等;吉林大学麻宝斌教授[7]等认为应从公共资源投入、就业机会平等和公民同等受益的原则来对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进行评价;在综合评价方面,Denhardt夫妇旧J(2000)认为应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和方式来评价均等化水平,指出政府不仅要亲自参与提供最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还应积极促使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清晰地表达其价值观,努力形成政府、公民、社会及市场主体多维互动的供给新局面;Entwisfle(2005)认为对地方政府充分的信任和政府间良好的合作治理关系有助于改变公(2009)支持EntwisfleTom的观点,提出公共服务的核心问题就是“公共服务的分配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111]等建立了社会保障指数、公共安全指数、基础教育指数、基础设施指数、环境保护指数、科学技术指数等指数进行评价和测度;李艳春等【12J将影响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资源、过程与感知三方面,并从这三方面提出了衡量指标体系;钟振强、宋丹兵H3j贝4提出了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财力,人均财政收入和各项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支出5个评价指标;而刘德吉【14j从区域和城乡差异角度出发,从投入、产出和效果三类建立了评价指标;赵怡虹【15]等基于财政能力差异视角,分析了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并建立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从上述研究进展来看,对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性构建的研究非常少,基于一定的综合评价法(如灰色关联、DEA和主成分分析)的实证分析还尚未明显涉及到;为数不多的评价指标体系理性化模式较为明显,应用性还有待加强,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