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标准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icrocomputerPrincipleandInterfaceTechnology)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课程概述课程性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是计算机各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逻辑功能、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等的有关基础知识和技术,建立完整、清晰的计算机整机概念。并使学生具备对计算机系统整机和部件进行分析和设计的能力。《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等课程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先修课程。课程理念。为适应当今科学与技术发展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材的要求,《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将加强专业基础理论,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实践性环节,提高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方面,使学生对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型、研究型思维;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思路。1.课程总体设计原则在课程内容上以Intel80X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工作模式,原理和I/O接口,从而使学生能较清楚地了解微机的结构与工作流程,建立起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课程详细介绍了微机中的常用接口电路原理和应用技术,结合以验证和设计性实验,通过完成可编程芯片硬件连线与芯片的初始化编程和应用程序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使用微机接口常用外围芯片的方法,培养学生使用常用可编程接口芯片并结合数字电子技术进行I/O接口设计的能力。2.课程内容结构、课时安排说明、学时分配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4课时,共6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8课时,课内实践16课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主要内容课时建议教与学的方法建议一、微型计算机概述4讲授、自学二、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10讲授、自学三、80X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10讲授、讨论四、内存储器及其接口6讲授、讨论、自学五、输入输出系统6讲授、讨论、自学六、中断系统8讲授、讨论七、定时计数控制器6讲授、讨论八、串行并行通信接口8讲授、讨论九、A/D和D/A转换技术6讲授、讨论课程目标总体目标初步掌握先进的微处理器芯片结构,熟悉当前主流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掌握微机接口应用技术开发、设计方法,了解微型计算机实现技术及微机技术新的发展趋势。具体目标1.了解《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2.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组成部件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相应的有关新技术和方法。3.理解微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有关的输入设备和输出接口等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4.通过完成可编程芯片硬件连线与芯片的初始化编程和应用程序的设计,掌握使用可编程接口芯片进行I/O接口设计的能力。5.掌握内存储器芯片的选用和扩充能力。内容标准第一单元微型计算机概述学习目标:使学生建立微型计算机结构模型初步了解微处理器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学习内容: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微型计算机的分类理解微处理器的典型结构;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掌握用三类总线构成的微机系统。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微处理器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微机系统总线结构的概念。教学难点:微处理器的发展概况,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微机系统总线结构的概念。学习性主要任务:课后习题第二单元80X86微处理器的结构学习目标:了解微处理器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理解80X86CPU的外部引线及主要引线功能,理解80X86PU的结构特点。学习内容:总线接口部件和执行部件;总线周期的概念;引脚功能及工作模式;各引脚功能,最小模式和系统组成;最大模式和系统组成;8086CPU的操作和时序;8086CPU的操作;总线操作时序;8086系统中存储器的结构;8086CPU对存储器的寻址;存储器的分段结构;存储器中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8086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功能及总线时序。教学难点:8086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引脚信号功能及总线时序。学习性主要任务:实验、课后习题第三单元80X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学习目标:掌握汇编语言常用伪指令的使用方法,了解汇编语言的基本知识和特点学习内容:数据的寻址方式,转移地址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的使